先动心再动笔的成语(先动心的人后动心的人)
导语:先动心,再动笔
先动心,再动笔
--《内经》思维与写作(少年班)第一课
在初春的蒙蒙细雨中,《内经》思维与写作(少年班)终于开班了。
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恰好今天没有出太阳。在没有太阳,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请大家看看今天上课的这个地方,哪边是东,南,西,北?”既然是《内经》思维下的写作,自然从“思维”开始。
在场的孩子和大人都懵了,一时真有点找不到北。来参加课程的几个孩子,之前都有不同程度地接触传统国学,但实际运用于生活中的情况又如何呢?有点不容乐观呀!这就是现在很多孩子讨厌写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出此言呢?
孩子们也许可以把《内经》中“东方青色...”或“东方生风...”这两段和“东方”有关的经典段落背得滚瓜烂熟,但在生活中,却不知道哪边是东方?在生活中未曾真实体验过来自东方的所有信息,又如何在写作时去自然地呈现出来呢?结果就是“满腹经纶”,却无从下笔。或勉强写了,自己都不喜欢。原因就是动脑太多,动心太少。
所以在我看来,从来就没有“作文”这门课,因为我们能看到的“文”是“内”在语“言”外显后的一个形。而“内在语言”从哪里来?一定是经过思考而来。而我们都知道能思考是已进入到抽象思维的阶段,那在抽象思维之前又是什么呢?那便是感觉。视听嗅味触,这都是感觉。人为什么有感觉?是因为心有所动。而现在的孩子,脑袋动得像陀螺,心却如止水,缺乏在这个年龄应有的少阳之气。课间休息时我让老师带孩子去运动一下,孩子们一听说要运动,那个唉声叹气就跟要写作文一样,哈哈!身心不二,此言不虚。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气”出来的。因为从“动心”到“心有所感”,到“有感必有思”,再到“思而成言”,“言而成文”,就像“气”的乐章,是一个无缝的过程,所以自古就有“一气呵成”的说法。而孩子们现在写作文几乎都只在最后一个环节想各种办法,当然就难受了。
上面所发现的问题似乎有点像个死循环,有没有解套的办法呢?
有。那就是《内经》中的“象”思维,即取象比类。
在讲“象”之前,我先给孩子们讲了“象,像,相”的不同。
象:大也;代指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更为抽象(比如春天的生发之气);
像:指代具体的对象,所以经常用在比喻句里。相比“象”,让表达更加形象具体(比如有天,地,人在春天不同的呈现);
相:特指用眼睛能看到的,比如相貌,看相。
“象”思维可以帮助孩子首先寻找作文的中心点,再通过不同的“像”来丰富这个中心,则不再为凑字数而烦恼。
通过对当下正好在春天的背景,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带着孩子从不同视角(像)去探索和发现春天的“象”(阳气生发之象),比如从文字的构造,时间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激活孩子僵化的心理结构,心动了,才是“一气呵成”的源动力。
落实这个“象”思维,也有办法的,即我们的六字口诀—“相像”,“想象”,“象像”。为了巩固这个六字口诀,马上让现场的孩子和大人来演情景剧。根据不同作文题的要求,孩子和大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去感受那六个字的内涵和实际运用。比如第一个“相像”,即在写作文之前,心里想着这篇文章我要写给谁看,就好像眼睛看着TA在写。这就是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闺蜜,死党,爸爸,妈妈......而现在大多数孩子写作文时,眼睛里看到的只有白花花的作文纸,脑海里一片空白......
第一次课两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这才是一个开始。用《内经》思维来写作文,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女人怀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内经》思维的萌发与积累就像这怀胎十月,一旦成形,便是“一气呵成”。
本文内容由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