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小布达拉宫介绍(五当召和布达拉宫的区别)
导语:图虫人文摄影:包头“小布达拉宫”五当召 内蒙最大藏传佛教寺院
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东北约45公里的吉忽伦图苏木五当沟内的大青山深处。(运营·编辑·摄影·束文杰)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
作为内蒙古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素有草原上的布达拉宫、北方草原第一寺等美誉。其独特的资源蕴含着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地理文化信息,被称为内蒙古及包头市文化资源的制高点。
五当召是历史上著名的“学问寺”,当时五当召香火旺盛,信徒云集,鼎盛时期有喇嘛1200余名,同时也是研究藏传佛教(密宗)、哲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基地。
玛尼石塔。
菩提园。“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
“鹰衔经冠,奶化白莲”雕塑。相传五当召一世活佛师徒三人在建庙选址途中,金雕衔走经帽落于树上,遇妇人奶桶倾洒化成朵朵白莲花,见此情景,师徒顿生欣喜,便顺应天意决定在此处选址建庙。建筑高度13.5米,其中金雕宽5米,高2.015米。
五当召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抗卜楞寺齐名,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
苏古沁殿,是五当召内最大的建筑物,位于寺院最前部,高三层,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一楼前大厅是经堂,殿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全殿可容纳千余喇嘛在这里诵经。凡属全召性的集会都在此举行。每天的早经——满迦经,各殿喇嘛都来此诵读。
后厅为藏经阁,供奉着各种佛像、唐卡、曼陀罗坛城,二楼回廊处绘有“九大佛寺建筑”鸟瞰壁画极为珍贵。
却依拉殿,学习佛教哲学学部,全召僧人最多的学部。建于1835年,殿内供奉全召最大弥勒佛铜像高大十米,形象端庄严肃,造型敦厚慈祥。弥勒佛是佛教未来佛,藏语称“强巴”,蒙古语称“麦达里”。前边供奉着八大菩萨、八大药王佛、宗喀巴等铜像。
洞阔尔殿,学习佛教时轮数学部,全召最早的殿堂,建于1749年,前经堂后佛殿高三层,黄色的外墙标志着其显贵地位。殿前广场系讲经台,也是学术升级的试场。
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广觉寺”,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匾悬挂在殿门正中。
“和气四瑞”雕像。
转经筒。“嘛尼”经轮系用几亿句“阿弥陀佛”经装满的经轮。转时向时针正转,每转一圈,等于诵一遍经。是普度众生、积德修善的吉祥轮。
甘珠尔活佛府。
山沟里的建筑。
五当召里的通道。
(摄影·张晨阳)
五当召的僧人。(摄影·张晨阳)
山坡上亭子里的藏文旗帜。
山坡上俯瞰五当召全景。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