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论语中关于看待生命的句子(论语论生死)

导语:《论语》中的生命学问:人生怎样才能长寿

人生贵有生命,当珍惜、爱惜、护惜。人生又怎样才能长寿?孔子这方面的智慧很多,这里也择而说之。

一、生命的“三戒”

《论语·季氏》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智慧地指出了人生三个不同年龄段上之慎“戒”。

“戒色”。年少之时,血气还未成熟,应该力戒色欲。如果不谨而纵欲,则就像在砍伐生命之树,或戕害了身体,或败毁了德行。

“戒斗”。三十以后的壮年时期,血气方刚,应该力戒争斗。如果刚勇斗狠,则或一朝之忿而死于非命,或甚至穷兵黩武而祸及国家。

“戒得”。年老之时,血气已衰,应该力戒贪得。如果还是孜孜图利,那么往往晚节不保,人生的句号没有最后圈好,还丧失了自己一生的作为,很可惜地输光在终点上。

二、长寿与“三非命”

《孔子家语·五仪解》有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意思是,智者会长寿吗?仁者会长寿吗?孔子回答:“然!”确实是这样的。

1.生命的“三非命”

孔子说:“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不是命中注定的)也,行己自取(而是咎由自取的)也。”“非命”也就是非正常死亡。

其一,“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疾共杀之”。此种“非命”,是因为起居没按时间规律,饮食不加以节制,逸与劳均过了度,所以疾病并起而杀死了他。

其二,“居下位而上干(触犯)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此种“非命”,是因为身居下位,却去冒犯那上面的君长,嗜欲无厌而贪求不止,种种刑罚便会一并杀了他。

其三,“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不合情理),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种“非命”,是以少与弱去冒犯众与强,愤怒得不伦不类,行动又自不量力,故招来兵械等的杀害。

时至今日,每天死于“非命”的很多很多,诸如自杀、车祸、矿难、吸毒、自然灾害等,不知其数。生命可贵,人当惜之,再惜之!

2.智者、仁者长寿之智慧

孔子说:“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役使,使用)身有节(节制),动静以义(道义、适宜),喜怒以时(适合其时),无害其性(性情),虽得其寿焉,不亦可乎?”因此,要长寿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如此必定长寿。然而非智者、非仁者是不能做到的,因此说“智者寿”、“仁者寿”!孔子这样说了,自己也这样做了,因此他能在那个时候活到古稀之年。

三、生命时光的珍惜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论语·公冶长》载,他在大白天睡大觉,即“昼寝”,孔子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粉刷)也。于予与何诛(责备)?”孔子严斥宰予就像腐朽之木不可被雕刻成才,就像粗糙的粪土似的墙壁不可被粉刷。孔子又说,我对于宰予还有什么要求与责备呢,还要教诲什么呢?孔子甚至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反思这里的所言所喻所斥,足见孔子人格精神之耀显。人生必须立志于好学,才不会懈怠、昏惰、倦学;人生必须精进不已,以自强不息来砥励,而以怠惰荒废为警戒。这里孔子又告诫人生苦短,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工夫勤密地投入到学业、事业中去。

《论语·子罕》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中可以绎出很多的启示,不过有一条智慧最显豁,那便是“逝者如斯夫”的流水,就似岁月之流、时光之流、年寿之流,不舍昼夜流逝而去,永不再来了!人生应该惜时,稍纵即逝!不要白了少年头,留下来的只是空悲戚!

我在苏州生活了几十年,那些个园林虽进进出出不知多少回了,但是百赏不厌,且每有新得。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了网师园里的一副对联,对联极短,内涵极富:

上联说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此即是“曾三”;颜回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四勿”即是“颜四”。上联都是用的《论语》里的内容。下联是古代传说大禹惜寸阴,此即是“禹寸”;又东晋陶侃有惜分阴之赞,此即是“陶分”。此对联工正,内容典雅,很有教育意义。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曹丕《典论·论文》:“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周文王日昃不食,孔子则发愤忘食,这些都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典范。

文章摘自《论语智慧》 作者:姚淦铭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