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黄帝内经对四季养生是怎样论述的(《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四季养生的论述)

导语:《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顺应四季变化的养生之道

之前讲过《黄帝内经》中“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今天就来讲一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养生方法: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的内容

《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必然要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如果能够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时调整作息,就能够使得体内气机顺畅,避免疾病的发生。

四季养生的方法

四季养生法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整养生作息规律,因此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要求。

春三月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白天变长,夜晚变短,作息时间要“夜卧早起”,也就是晚睡早起,多在户外散步,多舒展肢体,使得自身的阳气也处于升发的状态。

春天是大自然给予万物生长繁衍的时间,所以春天的活动应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也就是说春天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要去苛责别人,要更多地去给予,不要去责罚。

2.夏三月

夏季物类繁盛,万物繁茂秀美,此时白天最长,夜间最短,作息时间要晚睡早起,不要因为白天过长而烦躁,保持情绪的平和,使得气机能够通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耗费更多的精神在外部,去探求外界的事物,做更多的活动。

3.秋三月

秋季万物萧条,肃杀之气弥漫,白日渐短,黑夜渐长,作息时间要早睡早起,不要贪睡。秋季也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被秋天的燥烈之气影响。这个时候应当收敛心神,不要被外界的事物耗伤心神。

4.冬三月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凋零,白日最短,夜晚最长,作息时间应当早睡晚起,顺应日夜变化。冬季是潜藏的季节,我们的精神也应当潜藏于内,不要有大的波动。这个时候不要过度劳累,以免阳气耗伤。

四季养生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说法,也就是在疾病未发作之前就进行预防。

四季养生就是以四季变化为基础,通过更改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避免各类疾病的发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如果与四季变化的规律相违背,人体内的气机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化作疾病的根源。违逆不同季节的规律,可以化生不同的疾病。

四季养生法对现代人的启示

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仍然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1、情志

在四季养生中,强调最多的是对自己精神情志的控制。例如春季是“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要求我们不要滥行杀伐,要多给予,多奉献;夏季是“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要求我们不要轻易动怒;秋季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要求我们安神定志,不要被肃杀之气影响;冬季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要求我们将神志深藏于内,安宁自若。

这些都要求我们保持精神平和,不要有过多的波动,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和肃杀的秋季,也要少愤怒、少烦躁。

2.作息

《黄帝内经》中针对四季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作息安排。春季和夏季为“夜卧早起”;秋季为“早卧早起”;冬季为“早卧晚起”。

古人的作息时间跟现代是有区别的,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说古人在太阳下山之后就睡了。所以这里说的“夜卧”并不是一定要熬多晚的夜,而是比太阳下山要晚一些睡。

四季养生的这种作息规律,现代人很难做到,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人都睡得比较晚。

3.活动

对于四季该如何活动,四季养生中也有提及。例如春季“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告诉我们要时常散步,但不要剧烈运动;夏季“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告诉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秋季“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告诉我们要收敛自己的神志,不要耗伤精气;冬季“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告诉我们要保护自身的阳气,不要剧烈运动。

这里面大多要求我们做舒缓的运动,不要耗伤自己的精、气、神,只在夏天可以做一些剧烈运动。

四季养生的特点

四季养生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在《黄帝内经》原文中,都用了一个字概括。

春季为“养生之道”,在于“生”字。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养生也突出了“生”的含义,也就是生长、生生不息的意思。

夏季为“养长之道”,在于“长”字。夏季物类繁盛,各个物种都到了极盛的时期,一个“长”字就可以概括出夏季养生活泼、激烈的特点。

秋季为“养收之道”,在于“收”字。秋季肃杀之气弥漫,养生之道要改为收敛,不要被肃杀之气所伤。

冬季为“养藏之道”,在于“藏”字。冬季万物凋零,应当潜藏自身,以免阳气耗伤。

四季的变化,是万物生存的根本。顺从四季变化的规律,适时地调整养生策略,就能够与自然相合,生气不绝。四季养生的理论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古人长期实践的结果,至今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养生策略。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