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凌汛现象是什么意思(河流流向主要受什么影响)
导语: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河流的流向、凌汛、经纬网)
知识点1、河流的流向在地理考试中,一般不给出河流流向,需要自己判断。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地势高低、海陆关系等。具体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地势的高低:河流从海拔高的地区,流向海拔低的地区;
②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
③海陆关系:河流从陆地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陆地;
④断点:河流断点处,一般为河流的上游。但如果该地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则该断点有可能为岩溶漏斗,地上的河流通过该岩溶漏斗进入地下,汇入地下河。
在判断河流流向时,如果有等高线,则分为两种情况:
①多条等高线(有数值):等高线数值较高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下图左侧的支流,红色箭头为流向);
②多条等高线(无数值)、或者只有一条等高线: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下图右侧的支流,蓝色箭头为流向)。
图1 河流流向的判断
2、凌汛凌汛,一般发生在冬末春初,上游河流解冻,下游依旧结冰阻塞着河道,使得河流水位上涨。凌汛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
①季节。主要发生在冬末春初,此时温度回升,低纬度的河流河段逐渐解冻;
②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温度回升时,上游(低纬度)河冰先融化,下游(高纬度)仍然结冰;
③冰期。河流要有结冰期,才会随着温度的回升,上游、下游依次融化。
如下图所示,冬末春初时,黄河凌汛最容易发生。凌汛主要发生在“由南向北流“的河道,南部河段(上游)先解冻,北部河段(下游)仍然冰封,阻塞河道,因此会造成水位的上涨,产生凌汛现象。
图2 黄河凌汛段示意图
例题图3 例题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气温低,蒸发量小;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的河床比降大,河流流速快,侵蚀强,河流含沙量更强;(3)河口的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低;河流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河口处(北冰洋)的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精讲精析:(1)分析沼泽广布的原因。①沼泽形成的关键因素为土壤水分多、地势低平;②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等高线稀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从经纬线的分布上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纬度范围为50°N~70°N左右,纬度较高,冻土广布,阻滞了水分的下渗;③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蒸发较弱;④河流从大陆流向海洋,即鄂毕河和叶尼塞河都是由南向北流动,且北部(河流下游)有结冰期,因此会形成凌汛现象,导致河水泛滥。
(2)分析叶尼塞河含沙量较多的原因。①含沙量的多少与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地表性质和流速等因素有关,叶尼塞河多条支流都发源自中西伯利亚高原,河流上下游的落差较大,因此河流流速较快,对河床和两岸的侵蚀能力较强,会携带更多的泥沙;②鄂毕河上、下游的落差较小,流速较慢,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弱,因此河水中的含沙量较小。
(3)分析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①鄂毕河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水温较低,因此鱼类的生长较慢;②河口位于北极圈以北,结冰期较长,不利于鱼类的生存;③河流流经沼泽,大部分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因此河口处的营养物质比较缺乏,并且河口处纬度较高,本身的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因此河口处的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总结经纬网的阅读本节例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阅读、河流流向的判断、凌汛、气候、河流的侵蚀、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其中根据经纬网,快速判断该地区的位置、气候,是考试中很重要的内容。
(1)经纬网,首先要分清东经西经、北纬南纬。①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逐渐减小的为西经;②自南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逐渐减小的为南纬。
(2)经纬网与气候也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为热带气候,中纬度地区为温带气候,高纬度地区为寒带气候。随着纬度的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根据经纬网,可以计算某一个地区的地方时。经度每间隔1°,时间间隔4分钟,且东边地区的时间永远比西边早(大),即东边地区会更早的看到日出。
(4)我们要熟练地记住我国各条经线、纬线、山脉、盆地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其中最重要的几条经纬线是:110°E(黄土高原)、30°N(长江)、40°N(北京)、北回归线(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图4 我国经纬网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本文内容由小姬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