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易经的系辞是什么意思(系辞是对易经的注解和阐释)

导语:系辞上传:易是阴阳变化之道

易经的系辞是什么意思(系辞是对易经的注解和阐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解读】:

以上第五章。本章探讨道,精深微妙。

《易》由阴阳两条爻构成,与天地准,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对道的一个定义。一,不是道,而是道所代表的中正恒常之德的体现。《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阴阳皆有恒常之德,推动世界的变化发展,这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义。

道者,权也。权,称锤。称量不同重量的物体,称锤在不同的位置。道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概念,公平公正,与时偕行,并非固定不变,不可执着。正如《老子·一章》所云:“道可道,非常道。”易道与天道一体,皆是道。所以,无为而无不为、与时偕行、慎始慎终,是《易》的三大理论支柱。《易》用天道规范人道,所以,整部《易》都是基于这三大理论基础,阐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人生,故曰“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两个“之”皆指道。性是天道的外在体现,是天道赋予万事万物的各自的生命属性,万物皆是道的体现,是道的表象,万物与道一体。性与天道的问题,广大精微,妙不可言,人知其一,不知其二,更有终日行于道,而不知道为何物的民众,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前两个“知”,皆同“智”。道是个变量,所以不可言说,无法固定。知识与技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道需要自身体悟,玄妙不可言,所以,孔子基本不与弟子们讲授性与天道的问题。《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体道需要一颗纯洁无染的赤子之心,而人类在发展的历程中,贪欲日盛,大道日益隐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易》是衰世之书,充满忧患意识,故曰“君子之道鲜矣。”

天道的变化,无为而无不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间到了,该发生的事情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该出现的人与事都会出现,不可抗拒,故曰“显诸仁,藏诸用。”指天道自然无为,化育万物的仁德,鬼斧神工,没有一丝人为造作的痕迹,不变而变,不行而至,亦即“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圣人尚有忧国忧民的的情怀,但是天道无情无欲,“视万物为刍狗”。顺天则昌,逆天则亡,化育万物,生生不息,故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三句话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从天道过渡到《易》道。《易》是用天道变化的数字,用“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道理,推演出六爻,求得卦象。以数求象,以象预测,占筮未来,以断吉凶祸福,故曰“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事,占筮所求问之事。占筮之时,六爻的阴阳属性皆是天理所定,不因人的欲望而定,所以占筮所得卦象叫做遇卦,不期而遇,这是“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意义。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解读】:

以上第六章。

本章继续阐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思想。所以说“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远则不御”,指《易》道广大无边。“迩则静而正”,指生活中时刻都在运用《易》道,“《易》,无思也,无为也。”困了睡觉,渴了喝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皆是《易》道之功用,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乾为天,其德为健,天道动静有时,静则安静守正,动则刚健迅疾,创造四季,化育万物,故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大,天与阳。大生,指天道主动,主宰万物的生存,所谓“乾知大始。”☷坤为地,其德为顺,顺从天道而动,养育万物。如同女人的子宫,阴阳交合,才能成就孕育万物之功,故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辟,法则。指阴从阳,地顺天的法则。广生,指万物繁多,郁郁苍苍,所谓“坤作成物。”

《易》有广大、变通、阴阳、易简这四德,与天地、四时、日月、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至善之德相匹配。《易》与天地准,故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解读】:

以上第七章。

《易》为君子谋,帮助君子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易》也为小人谋,用君子之道规劝小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本章是孔子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场,对《易》的功用所作的简约点评。

修身是立人之本,君子不断修身正己,自强不息,德业盛大如天,才能如同天道化育万物一样,造福万民。君子德业盛大,做人懂得谦卑礼让,才能如同大地,厚德载物,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是故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易》是天道的体现,与天地准,故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道效法天地之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万物生生不息,故曰“成性存存。”成性,成就万物的天性。存存,存在而又存在,长久流传,生生不息之意。《易》用天道规范人道,万物获得“成性存存”的前提是必须遵守天理正道,才能出生成长,否则必亡,故曰“道义之门。”道义,天地正理。

本文内容由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