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会成为什么关系(老师和学生会有感情吗)
导语:老师会和学生会是两码事
在教育行业,有一种现象,老师会,而学生不会。举一个简单而又直观的例子,就说明了各个学科的问题。
举例:在每个学校都有音乐老师,但三十年过去了,去村里问问受过教育的人,几乎都不识谱,不会击打弹奏任何一种乐器,如果翻一下九年义务音乐课大纲,会发现识谱、打击一种乐器,是必学课程,否则音乐课就失去了开设的意义。
是哪儿出了问题?是老师不合格?不是。老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并且5年一审!是老师没有继续学习?不是。老师每5年都要辛苦地在乡中心校组织下去学习,或者在网上学习。是老师各方面不够努力?不是。老师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写教案、听课、教研、普通话三笔字过关等,老师确实很辛苦。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而学生不会呢?都几十年了。原因是什么?
1,评职称、升级、聘任、评优、评师德不够公平。
干得好得不到好处,干得少而又干得不认真的人反而升职升级。这种现象很多,没有了是非观念。这就造成许多老师虽有知识在身,却成为了混社会的老油条,保证不犯错但就是不出力。
2,校长不知道纠正监督老师的方法。
其实对待老师,只需检查学生成绩即可,以音乐为例:只需检查一个班的学生有多少人识谱唱歌的,有多少打击乐器的,到什么层次了。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自会在教学中摸索教学经验与规律,也自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自觉地去网上查找资料去学习。让老师乐于学、主动学,并且身心轻松地自主安排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老师自觉摸索学生学习快的教学方法。这无疑让老师和学生都身心健康了。
这就免去了对老师的各种压力,反而让老师身心疲惫地去应付,如组织各种学习、教研、听说课、技能比赛过关等等。也免去了各种不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的学习。也免去了对老师的苛刻,而造成老师逆反的压抑排斥心理。
总结,让“要我学”,改成“我要学”,不仅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老师。高压管束老师往往事与愿违,掌握方法才是兴教之道。
本文内容由小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