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危害特点(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措施)
导语:了解水稻的毁灭性害虫——稻水象甲的生活习性,从而有效防治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水象甲属害虫,是世界性植物检疫对象,是水稻的毁灭性害虫。发生后一般危害损失20%~30%,严重危害损失70%~80%,甚至绝收。
1.特征成虫体长3~4mm,宽约1.5mm,体表被覆淡绿色至灰褐色鳞片。新羽化成虫深黄色,具金属光泽,田间新生成虫背侧或足上通常带泥。从前胸背板的端部到基部,有1个由黑色鳞片组成的大口瓶状的暗斑。触角赤褐色、膝状,索节6节,第1节大,第2节长,第3~6节球状,棒基部无毛,具金属光泽,端部1/3密生细毛。卵呈长肾形,圆柱形居多。在水稻叶鞘内侧组织沿叶脉方向纵排分散,其他部位分布较少,长约0.8mm,初产为无色至乳白色,至孵化时变黄且多呈圆柱形。
幼虫为无足型白色。1~2龄幼虫较细小,足突不明显,其1龄幼虫在根部极少见,3~4龄幼虫较大,足突明显,而4龄幼虫长宽比小,显得肥胖或粗壮。幼虫在土茧中化蛹,土茧长约5mm,卵圆形,表面光滑,着生于稻根中部或被咬断的稻根末端,单生或2~6个着生于稻根某一位置附近,预蛹或蛹乳白色,至羽化时蛹浅黄,大小与成虫相似。
2.生活习性稻水象甲成虫的习性复杂,除具有鞘翅目昆虫共有的假死性和趋光性等特性外,还与水有密切关系。
2.1成虫活动性
9:00—11:00和16:00—19:00最为活跃,稻田成虫以爬行、游水为主,很少飞行。6月的成虫多在叶面进行取食活动,中午前后,一般沿植株爬入水中,或伏于水层表面附近,或因“风吹草动”作假死坠入水中,在水表或水层内游动。
2.2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
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后,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幼虫多危害早插秧的水稻,喜食嫩根,而晚插秧的田块幼虫危害则明显较轻。
2.3产卵习性
稻水象甲营孤雌生殖,其成虫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产卵时间多为中午,在无水条件下,一般不能产卵。
3.发病症状稻水象甲成虫对水旱生植物均可取食,其寄主有7个科的40余种植物,属杂食性害虫,但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作物中以水稻、玉米罹害最重。成虫通常沿叶脉啃食叶肉,仅剩下表皮,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上造成“I”形长斑痕,久而呈条状破裂,在阔叶植物上取食,亦造成长条状食痕,但不规则。
幼虫仅为害少数几种水生植物,田间在稻和稗根部调查到了幼虫。幼虫具有寡食性,水稻是幼虫最主要的寄主,1龄幼虫可取食少许叶鞘及附近组织,造成为害症状不明显。而2龄以上幼虫钻断须根,附着或钻入根中为害,被害稻丛根系变少变短,呈黄褐色;幼虫较多时,几无白色根,整个根系呈平刷状,稻丛根易拔起。受幼虫为害,水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分蘖减少,植株矮小,穗数、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严重时,水稻停止生长,特别是低洼水深田块,水稻发育不良,受害更为严重。
4.防治措施稻水象甲成虫密度达到0.3头/穴时即进行药剂防治。越冬的成虫侵入本田高峰期,即本田插秧后5~10d为最佳防治时期。此时防治可将成虫杀死在产卵之前,对幼虫具有较好的间接控制效果。筛选特制甲基异柳磷、功夫、速灭杀丁、敌杀死、氯杀威、灭扫利、来福灵、稻乐丰等药剂对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特制甲基异柳磷药效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对幼虫具有较好的间接控制效果。在插秧后20d以内防治1次成虫,到幼虫发生盛期,防治田内几乎没有幼虫。
其他药剂对幼虫的间接控制和直接防治效果均不够好。由于甲基异柳磷对人畜毒性较大,建议在施用时,采用颗粒剂或用毒土法防治为主,可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提高防效。一次性施药即可控制越冬后成虫的整个发生期,无需二次施药。稻水象甲是以幼虫取食稻根为主的地下害虫,一般药剂对其幼虫直接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因而稻水象甲通常以防治成虫为主。越冬后稻水象甲成虫在稻田发生时间长达1个多月,且陆续产卵,故掌握防治时间对提高防治效果极为重要。
本文内容由小纳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