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酥肉为什么叫酥肉(酥肉是用的什么肉)

导语:酥肉,都是猪肉烹制而成的,为什么又要称为大酥小酥呢?

大酥小酥是宴席菜中是两道菜,但是可用一个名称:酥肉,都是猪肉烹制而成的。为什么又要称为大酥小酥呢?因其取材的部位不同,成菜手法及过程也不同,称谓自然也就不同。

先说大酥吧。大酥的原材料一般都用猪的里脊肉,亦可用其他部位的瘦肉,但必须是全瘦不带半点肥肉,切成手掌大小厚薄的块状,用盐、花椒粉、胡椒粉、料酒等调料腌制2小时左右,并要翻搅搓揉数次,使肉块腌透出香。肉块腌制时即准备挂糊上糨的调料,鸡蛋打入碗里,打散,尽量多打一点时间,使蛋液蓬松,再加入淀粉。

一般用的是洋芋淀粉或者红苕淀粉,同蛋液一起再调,调时加少许盐和花椒粉,注意浓稠度,不可太稠,也不可太稀,以挂得住包裹紧为目的。接着是油炸的步骤。火上坐油锅,倒入开阳菜油,稍微多一点。待油烧至八成热时,将腌制好的瘦肉块挂调制好的蛋糊下炸,肉块挂糊时,必须挂满使蛋糊包裹住肉块,快速入油锅,炸至两面金黄捞起沥油。

炸成两面金黄的大酥,还只是半成品,不能吃,还有重要的第二步,即成菜。大酥的不同吃法就体现在第二步上,我吃过的大酥大都为清蒸,这也是我喜欢的吃法。炸好放凉的酥肉块,切薄片(不可太薄)装入蒸碗码放整齐,上覆黄豆芽,或者红萝卜厚片,或者红薯厚片,或者山药厚片。碗装好淋入高汤(鸡汤更好),上蒸笼蒸2小时左右,即可出笼上桌。

这里也同盐菜扣肉一样,有一道翻碗扣盘的工序,这一翻一扣的动作,要求比盐菜扣肉还要严一些,因为蒸酥肉时加了汤汁,要汤汁不洒,滴水不漏,确实有些难度。翻扣好的大酥卧在清花瓷盘中,汤汁充盈,膨膨胀胀,香气扑鼻,直沁心脾。还不下箸,更待何时!

也有将炸好的大酥切薄片煮汤的,我极不喜欢这样的吃法,以为这样吃会失掉大酥的本味。我倒尝试过另外的一种吃法,大酥蒸好后,翻扣在汤碗里,再加点汤,成为半汤菜状态。随即用炒锅倒入开阳菜油炙花椒和干辣椒,使其“嗞啦”一声,让油炙的花椒、干辣椒的香味再加入大酥里。这有点像川菜中的水煮肉片,但在吃味上却不同。

再说小酥。小酥取材于猪仔排骨也叫小排骨,所以叫小酥,是指体量的大小而言,猪小排砍剁成寸骨,洗净、沥干、腌制、挂糊、油炸等,步骤与大酥第一步基本相同,只是火候和炸的时间长短要控制好,不能炸过火,炸好的小酥成菜过程和吃法上与大酥也不同。

我最喜欢的是小酥炖豆腐果。做法是这样的:新鲜白豆腐(老豆腐),切成比大拇指稍大点的丁(最好是柴灰腌制过的白豆腐),用炸小酥的油炸成金黄的豆腐果,捞起沥油,猪骨(最好是筒骨敲断)洗净焯水沥干,煨锅里一次性盛足清水,先放入猪骨,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炸好的小酥和豆腐果,老姜洗净拍烂、干红椒一两个洗净、花椒数粒等一同放入,盖严锅盖,大开之后改小火慢炖,至少要炖2小时。

乡间宴席,大煨罐炖制这道菜时,木炭火慢炖3~4小时,待出锅上桌时,浓香扑鼻,汤呈奶白色,豆腐果和小酥都炖得酥而不烂,此菜一上桌,常常是一压群芳,叫人难忘。

小酥也有干吃的。但用的是小条瘦肉或大一点的肉丁,用排骨小酥的腌制和炸法制作,吃之前复炸一次,外酥里嫩,撒些椒盐,那又是一番滋味,佐酒最好。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