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学记》全文(学记出自哪个著作)

导语:现存《学记》新校正文4-5自然段——《学记》新校

(四)本文第4自然段:“九年知类通达”句,在“年”字与“知”字之间缺了“视”字,当补上。

何以见得在“年”字与“知”字之间缺了“视”字?笔者的理由是:

根据本段所述的大学考校制度,学生在九年的学习期间,共考校五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这前四次考校,每次在年级与考校内容之间,都有表示关注考校重点的“视”字作谓语,将其前表示考校年级的主语与后面表示考校内容的宾语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个主谓宾句子成份齐备的完整的句子。这最后一次在年级与考校内容之间缺了“视”字,这不只违背了作者表达讲究句子结构整齐划一的特点,而且从语法的角度看,主语与宾语之间缺了谓语,明显成了一个病句。

本句中的这个“视”字是绝对不能少的。由于少了这个“视”字,在对本句句意的理解上,便不可避免地生出了歧解。如高时良先生在其《学记评注》的“释义”项中,就提出了一个对“九年”怎么理解的问题。他说:“‘九年’是指第九年,抑是指九年?从前一说,则为七年加两年,历来注家多主此说。但作为‘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似非两年就可以立竿见影。它有个经受考验的过程。‘知类通达’句前不冠以‘视’字,表明它与‘小成’有别,不属于‘中年考校’范围,重自学。”这是高时良先生的一个基本观点。他的这个观点,包含着三个要点:(1)对九年生的要求很高,不是两年可以达到的;(2)对九年生的学术水平要求前不加“视”字,表明它不属于“中年考校”的范围,也就是说他们不用“考校”;(3)“九年生”在九年学习期间,不用老师教,主要是靠自学。这三个要点的核心是第(2)点,不加“视”字,表明它不在“中年考校”范围内。

高时良先生为了证明他的观点,还举了一大堆理由。首先他引来清初大学者方苞的说法为他作证。他说:“如方苞所说的‘非教者所能程,惟学者之自致焉耳。’”方所说的这话的意思是,学生达到“知类通达”的学术水平,不是教师所能教的,主要是靠他自学所得的。以此证明了他“九年”生不在“中年考校范围”,与“重自学”的说法。接着,他以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与孟子说的“孔子之谓集大成”,还有儒家经典中“四十曰强而仕”的说法为根据,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他说:“学生十五岁入大学,七年后小成,约为二十一岁,加九年深造,到三十岁,政治上和思想上达到‘强立而不反’,正符合孔子‘三十而立’的说法,亦符合《学记》‘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之意。这样,从‘小成’过渡到‘大成’将是九年,而不是两年[过去也有人说是九年,不同的是他们以儿童六岁为入小学年龄,自此一、三、五、七、九各年数相加为二十五年,得三十岁。王树柟《学记箋证》就是‘统计六岁入学,至三十岁,凡二十五年,正合下文之数]。‘大成’是什么呢?作为思孟学派的作品《学记》,基本上是子思、孟轲的口径说话,《孟子》中讲‘大成’只有孔子当之无愧。‘孔子之集大成’,他是‘集三圣之事为一圣之事’,其分量之重,用以衡量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是不切实际的。儒家经典中还有‘四十曰强而壮’之语,表明‘三十而立’还不过硬。”这些论证,实在是太勉强!虽然大学生通过接受七年教育后,取得“小成”,年龄二十一岁,到“而立”之年,正好是九年;虽“大成”这个学人的荣誉称号,只有孔子才配拥有;虽儒家经典中有“四十曰强而仕”的说法,但将这些证据用来证明大学生在取得“小成”称号以后,还得经过九年深造,才能取得“大成”称号,也就是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什么问题也证明不了。因为作为证据,它们实际上连旁证的资格也没有。为什么笔者的话这样说?因为它们不仅与“十六年的大学学制”,既没有直接的联系,也没有间接的联系。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说得多了。因为这“九年”说的实质,是否定《学记》所设计的九年制的大学教育制度,这是一个大问题,高时良先生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的,我们不应该冷落他,也认真地回答他的观点,这是对他精神创造的尊重。

(五)本文第4自然段“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句中的“后”字,乃是衍文,当删去。

何以见得“后”字是衍文?笔者的理由是:

因为“夫然后”三字不能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句子成分。“夫”,这个文言虚词,根据它所处的句首的位置,作为助词使用,只是表示一种要概述事物特征或阐发议论的语气,并无实际的意义。“然后”这个由文言虚词“然”与“后”构成的连词,在句中表示顺承的关系。其表现形式是,它前面有一件事,引起产生了后面一件事。如本段的前一段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两句中,4次用了“然后”这个连词。前一复句的两个分句,“然后”一词用于两句中间,后一联合复句的两个复合分句,“然后”一词用于复合分句的后一分句之首。这4个连词,虽然它们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无论是在前一个分句中,还是在后一个分句首,它们的前面或后面,都有着具体的事情。由此可见,在本句中,由于“夫”作为助词,它只能表示一种语气,但不能满足“然后”一词对其前面要有具体事情的要求,所以“夫然后”的说法是错误的。

虽然,“夫然后”三个字在句中不能放在一起,但“夫然”两个字是可以放在一起的。“夫”与“然”都作为代词使用,“夫”起指示下文紧接着提到的事物的作用;“然”用来代表上文所说的情况,表示相当于现代汉语“这样”的意思。“夫然”二字组成一词,这在本文中即有二例。一在本文第6自然段中,一在本文第7自然段中,二者都表示代表上文所说明情况,作为下文所发议论的前提条件。如第6自然段,在讲了“大学之教”对课程内容安排的原则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要求之后,以“夫然”代表以上所说的情况,作为下文所发学生良好学习效果议论的“故”。如第7自然段,在列举了“今之教者”在教学方法上的诸多弊端之后,以“夫然”代表以上所说的情况,作为下文所发学生不良学习效果议论的“故”。

但是,根据本段特定的语言环境,本句在本段中所承担的表述任务,就是要从九年制的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概括出大学教育的本质、运行的规律。学生经过九年大学教育,最终学问与道德,都要达到了“大成”的高水平。“夫然,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样,便完全可以做到改变民性恶劣为善良,改变民俗陋俗为美俗,使亲近的人悦服,使疏远的人怀念。这就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教育运行的基本规律。看,在本句的开头用“夫然”一词,代表上文所述学生受九年大学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作为下文概括大学教育本质、宗旨的前提条件,是多么的合适。

又,关于“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这句话的“夫然后”句子成分问题,郑注孔疏,由于他们根本就没有对这句话作过解释,所以没有涉及。高时良先生是注意到了“夫然后”这个问题,但他只注意了“夫”字的读音,谓“‘夫’在此作发语词,同Fú”,也未触及“后”字是多余这个问题。但他在为本句作“译意”时,将它译为“只有这样,才有本领教化人民,移风易俗。”(虽然“只有”这个表示必要条件的连词用得没有根据,也没有必要,但用它加在“这样”之前,对“这样”起到加强的作用,也无大碍),倒是无意中有力地说明了“夫然后”的“后”字是多余的。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