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书法中的神似形似和俗气问题是什么(书法中的神似形似和俗气问题有哪些)

导语:书法中的神似、形似和俗气问题

这是一个好问题。而这个问题其实就牵扯到了学习书法的效果与书法家书法的问题了。

一、学与写、临与创

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我们永远都面临一个问题,即怎么学习书法和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对于想要写得一手好字的书法学习者来说,他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怎么学好书法?除了临摹真的没别的办法的了吗?

很多时候,我认为他们自己是知道答案的,而且学习书法的方法、技巧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主要看你的功夫。

所以,不管我们学习谁的书法、想写成什么样的书法,都应该明白一点:

书法,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径只有临摹,别无它法。但是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又会遇到种种问题。最大、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

临摹临的不像怎么办?

其实像和不像这是一个临摹神似和形似的问题。解决了书法学习中形似的问题,神似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但是神似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才能达标?这是一个问题。

二、神似与俗气

书法临摹必须有形似作为基础才能谈到神似的问题,这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物质条件的基础,对于他来说,才能谈到精神层面的问题。一个人饭都没吃饱,谈何精神生活?

同样的,没有形似,就没有神似。神似相比于形似而言,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因为形似是有书法外形作为其存在的依据的,但是神似是没有的,只能依靠人们感觉。也就是说,需要依靠你个人的感觉来判断,你觉得它在神韵上与原帖相似了,那么就是相似,否则就不是。

但是不容置疑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的书法如果连形似都达不到,那么肯定神似也是不合格的。因此形似是神似重要的一部分。

而当一个书法家,他的书法只有形似而无神气的时候,其实就是俗。俗的本质就是缺乏神气,缺乏神韵。

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人的精气神。假如一个人生病了,那么即便他看起来体格健壮、四肢发达,整体上他还是病怏怏的,没有精神气,显得很孱弱,这个时候,虽然我们不说他是俗气的,但是他是没有活力的;一个人虽然很瘦弱,但是他的精神气质很足,那么他就是有活力的。而没有“精气神”的书法,其实我们就可以称作是“病书”,也就是俗书。

古代书法家对于俗书的态度是——唯俗不可医。

三、俗——谁之过?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有些人学习兰亭序书法,变得面目可憎、俗气充塞于字里行间,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王羲之书法的学习者中是存在的。比如赵孟頫,很多人就对他的书法颇有微词,认为其书俗媚无骨。这虽然是毫无道理的指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孟頫书法的确有些柔媚。这些风格很大一部分是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秀丽的一面进一步扩而大之了。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是那些被人们学习的书法家的书法造成的吗?也就是说如果学习王羲之的人写出来的字是丑的,难道那么他要反过来去指责是因为王羲之造成了他现在这个状况?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不是王羲之的错,而是人性在起作用。

在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乾隆皇帝。作为这几年宫斗剧的主角,他可是大出风头。不过在古代其实他就是一个爱出风头的皇帝,人称盖章狂魔。只要见到文物,就是盖盖盖,见到文物就是写写写,见到景点总是喜欢题字。

但是老实说,乾隆皇帝的书法包括艺术水准其实是标准的俗书。他喜欢王羲之和赵孟頫的书法,但是可惜的是他谁也没学到神韵。空有形似。

这其实典型反映在他书法的每一个字中。他写的字每一个笔画都和王羲之、赵孟頫的很相似,但是一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其实就是神似的问题。

四、俗之成因

俗气的成因其实简单归结起来有两个:

一个是自己水平不够,但是心比天高,手比地低,不愿写,不愿意练,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一知半解。当然会造成俗气了。

第二点是自己眼界不高,文化水平不行。书法不仅仅是比拼一个人努力程度的艺术,还是一个靠量人素养的艺术。只有长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才能造就书法上的雅韵。

所以,不仅仅是学习《兰亭序》会产生俗书,不好好学或者说眼光过于狭窄,学谁的书法,都会产生俗气。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