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荞麦种植技术模式荞麦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是什么(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

导语:荞麦种植技术模式,荞麦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荞麦栽培技术

一、荞麦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

荞麦是当地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又是抗灾救灾作物。过去人们把荞麦作为辅助作物种植,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饮食更加注重多样化、高营养和保健性。荞麦因其营养价值高、种类全、数量多,比例合适,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而成为日常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荞麦内需和出口量剧增,商品流通量递增。荞麦正在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对荞麦高产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荞麦的特征特性

(一)植物学特性

荞麦属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种植的荞麦有三种类型:一是普通荞麦,又叫甜荞,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类型。花朵为粉红色或白色,籽粒呈三棱形,为黑色或黑灰色,粒大、品质较好,生育期较短,成熟较早。二是鞑靼荞麦,又叫苦荞,当地种植面积较小。这种荞麦较耐寒耐瘠,适应性强。多种在高寒地区,用作饲料。籽粒较小而光滑,外壳厚而坚硬,有苦味,品质较差。三是有翅荞麦,它的籽粒棱边宽薄,呈翅翼状,籽粒小,品质差。当地暂未种植。

荞麦分为根、茎、叶、花、种子五部分,它的形态特征,不同于禾本科植物。

1.根。荞麦的根为圆锥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主根入土深度30~50cm,侧根分布在土壤表层10~20cm内,根群不发达,根系的扩展不大。但根毛较长,吸收能力强。特别是对磷素和钾素的吸收比较多,很适合在新修的基本农田(头茬)和瘠薄地种植。

2.茎。荞麦的茎秆表面光滑,中空,多汁,稍有棱角,节处略有弯曲,向阳面呈红色,背阴面呈棕绿色,成熟时变褐色。茎节膨大而有茸毛。叶腋处着生新芽,发育后长成第一分枝,在第一分枝的叶腋处又长出第二分枝,在适宜的栽培环境条件下,在第二分枝上还可长出第三分枝。一般情况下,每株上有2~3个分枝,有时可达10多个分枝。在干旱瘠薄地上分枝少,在土壤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分枝就多。

3.叶。荞麦的叶片互生在茎和分枝上,呈心脏形掌状脉。叶面光滑无毛,呈绿色。植株下部叶片较大,叶柄长。到植株上部叶片逐渐变小,叶柄也逐渐变短。植株最上部的叶片几乎无柄,叶片也很小,托叶呈鞘状,包围茎节。

4.花。荞麦的花为伞形花序,着生在小枝的顶端或叶腋间,花朵密集成簇。一般每株有300~400朵花。花梗较长,花较小,为两性花,有白、红、粉色。雄蕊8枚,其中5枚位于外环,3枚位于内环。花药红色,雄蕊基部有明显的蜜腺,与雄蕊相间排列、环抱于雄蕊的外部。雄蕊1枚、花柱3个,柱头呈三叉状。子房为三角形,有一室、一个胚珠。

荞麦的花有两种类型。一种花雄蕊长而花柱短。另一种花雄蕊短而花柱长。荞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同一花中的粉和柱头不能同时成熟。在授粉时只有短雄蕊的花粉落在短花柱上,或者长雄蕊的花粉落在长花柱上,才能良好的受精。否则,就会降低受精率,或不受精。在同一株上只有一种花型。在田间情况下,两种花型的植株都有,数量大致相同。在一般情况下,短花柱花的花粉粒较大,而长花柱花的花粉粒较小。

5.种子。荞麦的种子为瘦果,呈三棱立体形。果皮有黑色、深灰色、褐色。果皮内部为种子,由种皮、胚乳、胚组成。大部分为胚乳。胚很大,有子叶两枚,折叠于胚乳中。胚乳外层是糊粉层,最外一层为种皮。种子的大小常取决于品种和生长条件,一般情况下,先成熟的种子大,后成熟的种子较小。

(二)生物学特征

1.温度。荞麦喜欢温暖、较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和寒风。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6℃~20℃,当温度低于12℃~13℃时,发芽不正常,若高于25℃,发芽和生长也受抑制。荞麦开花结实期适宜温度为25℃~30℃。如果温度低于15℃以及天气干燥,气温高于30℃或经常雨雾天气等,都不利于荞麦开花结实。荞麦开花结实期间,凉爽的气候和较湿润的空气以及大的昼夜温差均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33℃时植株生长受抑制。荞麦耐寒力弱,怕霜冻。气温低于-1℃时,花死,叶片受害。当温度降到-2.5℃~-2℃时,叶片死亡,茎和幼苗受害,在-6℃~-5℃时,全株死亡。

2.光照。荞麦为短日照喜光作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比其他禾谷类作物敏感。在幼苗期光照不足,植株瘦弱。若在开花结实期光照不足,易引起花果脱落,结实率低,产量下降。

3.水分。荞麦是喜湿的作物,抗旱力弱,需水较多。在种子发芽时,吸收种子重量40%~50%的水分,从幼苗到现蕾期需水少,从开花到结实期需水最多。如果花期遇到干旱、高温、有干热风,则授粉不良、花果脱落、降低产量。若遇到多雾及阴雨连绵天气时,根系生长弱、授粉结实均受到影响。当空气湿度低于30%~40%并有寒风时,植株和叶片萎蔫,花朵和果实也脱落。

4.土壤肥料。荞麦对土壤选择不太严格,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在新垦地、瘠薄土地均可种植生长,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最适宜。

荞麦对磷、钾肥需求多,氮肥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倒伏。施肥时应以农家肥、优质的畜肥、草木灰、炕土肥为佳。

三、荞麦栽培技术

(一)轮作

荞麦忌连作,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轮作倒茬。荞麦一般对前茬要求不严。但最好安排在豆茬、麦茬及其他夏作作物之后。有些地区将之作为复种或抗灾救灾的补种作物。因此,在轮作倒茬中也就没有固定的地位。荞麦茬地一般比较瘦,但荞麦茬地比较疏松、杂草少,如果有良好耕作栽培条件、增施肥料,还是较好的前茬。

(二)整地

荞麦的根系较弱,出苗时顶土力差,比较喜欢湿润的土壤。因此在播种前,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深耕、浅耕灭茬、精细整地、耙耱保墒、保持土壤适宜水分,创造一个适宜荞麦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保全苗和壮苗。

(三)施肥

荞麦虽耐瘠薄,但荞麦生育期短,生长发育速度快。因此,必须施足肥料,方能获得好的收成。施肥应以重施畜粪、草木灰等优质的农家肥为主。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时施磷、钾肥。施基肥应在耕地时将农家肥撒于地面再翻入土内。如有机肥料不足就将肥料集中施于种沟内,边犁地、边施肥、边播种。在播种时再增施磷、钾种肥。若地力差,基肥不足,可在生长期视苗情施少量的速效性氮肥,以促植株健壮生长。但要注意氮肥不宜过多或施得过晚,否则会发生延迟开花结实或后期倒伏等不良现象。

(四)播种

1.选种。提高种子质量是保证荞麦全苗的主要环节。荞麦种子寿命很短。据试验,隔年的荞麦种子发芽率较上年种子发芽率递减34%。加之荞麦的成熟度不一,籽粒大小不均,种子皮壳较厚,都会影响荞麦种子发芽和出苗整齐度。因此,在播种前应采取分选、筛选、泥水淘种等方法选种。选粒大、饱满、整齐、新鲜的种子作种用。内皮为绿色的种子,发芽率和生活力高,凡已变成黄色的,则发芽率和生活力都降低。在选种后播种前晒种3~4天,或用30℃~40℃温水浸种15分钟,以促进荞麦籽实充分成熟。也可用0.1%~0.5%的硼酸溶液浸种(亩用种需溶液10kg)和5%~10%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4小时,对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有良好效果。

选用良种是投资少,见效快,提高产量的基本措施。近年来西吉县推广种植的北海道、四倍体等良种,增产显著,应加快繁殖,扩大推广。

2.改变播种方法。目前西吉县荞麦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在一些边远山区及山坡地多采用撒种的落后办法,这样做种子分布不均,管理不便,影响产量。应改撒播为序播、机播,播种覆土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

荞麦是双子叶植物,子叶出土顶土力弱。因此,播种不宜过深,一般4~5cm为好。若墒情差时,播后应立即镇压。

荞麦可采用混播法,就是用花期和植株高度不同的荞麦品种混播,以利荞麦增产。因为混播的荞麦开花结实期延长,对不良的气候条件有更大的适应能力。而且不同品种间杂交产生的种子,粒重和饱满度都有所提高。

3.播种期。荞麦的播期各地不一致,但荞麦生长发育期间最怕霜冻,根据农谚“春荞霜后播,秋荞麦霜前收”,西吉县荞麦播种一般应掌握在霜前成熟,荞麦生育前期安排在温暖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开花结实期安排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凉爽气候条件下,这一原则一般当8~10cm处地温达到10℃~15℃时,为春荞的适宜播种期,西吉县荞麦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

(五)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破板结。在荞麦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降雨,地面板结,应立即轻耙破板结,以利出苗。荞麦苗期封行早,当长出1~2片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壅根,中耕除草与培土工作必须在开花前完成,以免损伤植株。

2.人工辅助授粉。荞麦是异花授粉作物,花粉的传播主要靠昆虫。在气候不良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荞麦的授粉率。可在早上9~11时,田间露水干后,花朵开放时进行。其方法是用绳子系上布条,两人一组拉住绳子顺着行间,让布条在植株顶部轻轻晃动拉过,就可起到辅助授粉的作用。在开花期进行3~4次即可,可增产10%~20%。此方法在阴雨天、田间露水大、清晨或傍晚时不易进行,另外结合养蜂,进行荞麦辅助授粉,效果更好。方法是在荞麦开花期,每三亩荞麦地放一箱蜜蜂,可大大提高荞麦授粉率。

(六)收获与留种

荞麦开花期长,一般在30天左右,且种子成熟不一致,早花早熟,晚花晚熟。往往一部分种子已经成熟,另一部分还在开花,成熟的种子易脱落。所以适时收获极为重要。一般在整个植株有2/3的籽实成熟,即籽实变褐色或银灰色,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即可收割。为了减少落粒损失,应在霜前收割,收割宜在早上或阴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遭受霜害的荞麦不宜留种,留种的荞麦种子以浓黑色、颗粒均匀较小的为佳,太大的籽粒往往不饱满,发芽率低。留种用的种子要充分晒干、晾干,贮藏于避风干燥的地方。

本文内容由小曲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