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没有空调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没有空调古代人怎么避暑)

导语:没有空调,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没有空调,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没有空调古代人怎么避暑)

天气炎热

动不动就惹来湿身之祸

走在路上

看到冷气开放就往里进

看到风扇在转就往前凑

人手一把小扇子是标配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

在古代,没有风扇空调

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神器一:扇子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所谓“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古往今来消暑第一神器。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颇有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

神器二:玉枕

玉石性寒凉,有“寒玉”之称。玉石制成的用具,适宜消暑解热。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其中的“玉枕”应当就是瓷枕,因其莹润光洁,又被称为“玉枕”。夏日枕于其上,“凉透仙骨”。

神器三:隔汗衣

纱是古人夏季必备的高级衣料。小满至芒种前后,气温渐升,人们开始使用绞经有孔的丝绸单罗、纱衣类,结构稳定但又有良好的透气性。进入农历六月最酷暑时,人们就换上“葛纱”,到了“葛衣期”。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可用以织纱,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

对普通百姓来说,日常生活劳作,在炎夏时的穿着就随意简单多了。可以不穿外衣袍衫,只穿短衣、短袖,甚至只穿轻薄的贴身汗衫、背心。下身穿单裤,劳动时可以直接把上衣脱去扎在腰间,不穿靴袜而仅着麻线鞋、凉鞋方便行走。在《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到不少只穿背心的百姓,其实与今日并没有多少不同。

遇上酷热难耐的时候,人们发明了外衣里先贴身穿一件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让外衣跟身体隔开,方便排汗,俗称“隔汗衣”。

神器四:饮品

都说“民以食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凉的,难以解心头之热啊。

在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街巷,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伏日还盛行吃莲子汤,具有养神益脾祛除暑热的功效。

神器五:凉殿

古时的“凉殿”,就相当于现代的空调房。唐代宫廷凉殿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产生风力将凉气送入殿中。并用水车把池水运到屋顶的水罐中,让水从房檐四周徐徐流下,回到水池,如此循环,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得到降温。

神器六:冰箱

在古代也有冰箱,但那个时候叫做冰鉴。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冰鉴分里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就可以用来冰镇果蔬和酒了,同时,冰鉴的盖子上也多了几个孔,可以通过这几个孔往外冒冷气,变成冰箱空调一体机。

除了这些

古人其实还有许多消暑方式

这些消暑方式无一不彰显着

他们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美学

来源: 广州反邪

本文内容由小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