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的避暑纳凉的译文(钱起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导语:钱起避暑纳凉,写下了一首佳作,颔联清新雅丽,尾联颇有理趣
小时候一直对一件事情感到很纳闷,盛夏时节,大人下班后会顺便来到沿路的小店,除了买些生活必需品,每次必然会捎带一瓶冰镇啤酒,然后回到家中,抬出凉床,摆上几个小菜,再美美地喝上几杯。
那时候人们的经济条件都不太好,主妇们平时省吃俭用,丈夫只要大手大脚地花钱,必然遭到一通数落。可是男人们喝点啤酒,她们却从不说三道四,反而显得格外大方。
后来才知道,夏天喝点啤酒不仅可以解乏,还能消除人们不愉快的心情。吃罢晚饭,擦净凉床,然后在星月下惬意地躺一会,一天的疲劳和愁情,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下面介绍钱起避暑纳凉,写下了一首佳作,颔联清新雅丽,尾联颇有理趣。
避暑纳凉
唐代:钱起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钱起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喜欢结交朋友,经常抒写一些投赠应酬之作。诗人的仕途虽然起伏不定,但是他的诗作却被大家广泛称赞。炎热的夏天里,诗人在天台上纳凉,心情惬意,于是赋诗抒怀。
钱起在郊外有一座别业,闲暇时他经常邀请朋友来此喝酒观光,大家畅叙友情,切磋诗文,既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和痛苦,心情也觉得极其放松。这一日天气格外炎热,诗人也没有邀请朋友,却独自一个人在平台上消暑。
庭院里的木槿花朝开暮谢,在灼热的阳光下,花儿更显得无精打采,似乎还在抱怨白昼太长。诗人则斜倚在胡床上,一边轻摇着羽扇,一边还在构思谋篇,嘴里更是念念有词。如此情景,完全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画面。
颔联非常精彩,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纳凉时观察到的场景,“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雨后初霁,新生的竹笋钻出草丛,一些延伸的藤蔓,也绕着竹笋继续延伸。由于之前一直暴雨不断,多少天不见灿烂的阳光,旧宅的墙面上都长出了大片的苔藓。
短短14个字,叠加了“草蔓、新笋,苔衣、旧墙”,尽显盛夏时的一派生机。一个“缘”字,表达出藤蔓旺盛的生命力;一个“染”字,也充分地刻画出暴雨时间之久、次数之频,才会出现浸染的效果。
诗人欣赏着夏日的景色,心情惬意,更不忘弄点小酒助兴,颈联表达出诗人愉悦之情,“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三伏天闷热难耐,才子在屋顶的天台上,喝着陈酿美酒。微醉之后,正好可以在月下消暑,可谓自得其乐。
十旬,指唐代时的一种清酒,需要酿造三个月才能制成。刘禹锡曾有诗句,“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河朔,出自曹丕的《典论》,指夏日里的避暑之饮。“应、好”二字,表达了作者非常享受这种小酌怡情的感受。
尾联颇具理趣,“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酷热难耐,诗人又喝了不少酒,越发觉得闷热。虽然天台上凉风习习,但是如果心烦意燥,依然难以有很好的纳凉效果。
诗人于是忽有感悟,只有内心清静,才能从内而外地感到凉爽。盛夏季节,诗人害怕蚊虫叮咬,于是便垂下纱帐,却借助酒劲,吟唱起沧浪之歌,歌声悠扬动听,在岑寂和空旷的郊野上传播得很远。
钱起的这首七律清新质朴,描绘了盛夏期间的独特风景,并抒写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作者首先用一个“畏”字,传达出对白昼酷热的厌烦,于是便引出后文的纳凉行动;颔联续写暴雨后的勃勃生机和清新景象,委婉地道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颈联看似平淡叙事,却为结尾的议论打下伏笔。最后诗人发表纳凉后的收获:只有心中无事,才能感觉平静和凉爽;如果一直牵挂琐事、惦记得失,即使躲在空调房间,依然会烦躁不安,也不会有惬意悠闲的感受。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