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汉朝外戚为何如此厉害(汉朝外戚为何如此厉害)

导语:汉代外戚之盛行:外戚盛本枝,栉比列封侯

引言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西汉的政治制度基本承袭了先秦乃至战国旧制。

汉朝初年,时常被后人所诟病的宦官集团暂时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当时出现了独特的皇权、相权、外戚集团鼎立的局面。

汉代的外戚政治盛极一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学家曾说,

“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祸”。

由此可见,汉代外戚专权时间之长,影响之大。

汉代外戚盛极一时,外戚既与政治息息相关,也与文学、军事建立了多层面、立体化的联系。

本文就以汉代为背景,浅析汉代外戚势力的崛起和外戚与文化、军事之间的联系。

外戚出现的政治背景

外戚指的是皇帝的妻子家族和皇帝的母族势力。

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当中说,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汉代外戚的出现是多方因素促成的结果,刘邦当年建立大汉王朝的时候,朝廷便一直受割据势力所影响。

尾大不掉的异姓王给汉朝带来了极大的统治威胁,刘邦为了巩固皇权,费尽心机的除掉了韩信和彭越等人。

虽然说刘邦设计杀掉了这些异姓王,但是的同姓王却迅速崛起,刘邦为了绵延国祚,把目光放在了皇室子女的身上。

他期待宗室皇族能够相亲相爱,共同拱卫汉室,因此他将亲生儿子设为外藩,赐给了他们藩地,要求他们辅佐汉室。

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外姓王到藩地就藩之后,并没有如刘邦所愿,誓死为汉廷效忠。

汉朝经常会发生同姓王反叛朝廷的事件,后来发生的七国之乱给汉朝带来了极大的统治威胁。

汉代统治者对封出去的藩王失去信心之后,开始另辟蹊径,寻找起了其他愿意忠于皇家的政治势力,让他们来充当自己的心腹,为自己办事。

于是与皇帝有姻亲关系的外戚便成为了帝王青睐的联盟对象,外戚就这样在皇帝的扶持下迅速崛起,政治地位飙升,掌握了大量实权。

外戚在宗法关系的掩盖下,成为了皇帝身边最坚实的伙伴,外戚刚刚兴起的时候,对皇帝极为忠诚。

彼时,汉朝出现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以姻亲关系为纽带的新势力集团,外戚起到了拱卫皇权的作用。

史料记载,东汉皇后几乎全部来自于功臣豪强之家,皇后的母族也经常用联姻的方式来巩固外戚的特殊地位,让自己的儿女与皇室子女结为姻亲,外戚和皇家成为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外戚在发展的过程中分走了皇帝手中的权力,形成了皇权、相权、藩王权之外的第四股势力。

按理来说,主张君主集中制的皇帝应当对此极为抵触,但汉代皇帝却认为外戚是依附皇权而生的,不需要过于遏制。

在皇帝的扶持下,外戚迅速发展,如走马灯一般频繁的在政治舞台上出现,汉朝出现了诸多外戚独断之事,他们完全控制了朝政大权。

汉代的外戚不仅会通过姻亲的手段,从后宫入手,干预朝政,而且还会从前朝入手,通过选官制度培植属于自己的外戚势力。

西汉时期,选官制度代替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汉代的选举以察举制度为主,彼时的选举制度尤为纷杂,选官制度标准模糊,给了外戚极大的操纵空间。

东汉末年,民间甚至还流传着,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外戚通过手中已有的权力,干涉选官之事,将属于自己的势力安插进中央和地方的各个官位上,盘根错杂的控制着中央和各地的政府部门。

汉代外戚权力最盛之时,甚至还超过了皇权,他们不仅能够随意决定官员的任免,而且还能直接插手朝政,影响皇帝的决定。

到了东汉中期,原本用来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已演变成了外戚网罗党羽的工具。

综上所述,汉代外戚集团的崛起尤为特殊,他们是皇帝亲手扶植的力量,外戚壮大之后,直接干预了朝政,并影响了当时的文化风气。

外戚家族的文学创作与选择

汉代的外戚家族可谓是盛极一时,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拥有超高的话语权,能够干涉皇帝的决策,而且在文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的外戚文学与儒学教育密切相关,他们的教育和作品中充斥着儒家特色。

汉朝统治者信奉儒家思想,确立了儒家统治的正统地位,汉代儒家吸收和纳入了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对自身的思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更改,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思想体系。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以儒学为核心,纳入了阴阳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学说,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庞大体系。

通过大一统的模式推广君臣父子、尊卑礼仪,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之后,儒家经典便成为了天下学子必学之书,儒家学者不仅拥有汉代最高法典的解释权,而且儒家所制定的伦理道德标准还成为了君主选贤选才的判断标准。

外戚出身显赫世家,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因此汉朝的外戚多通经好儒,有着显著的重儒倾向。

清朝学者赵翼说,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

讲述了东汉文臣将帅多有儒者风范的社会状况。

外戚崇尚儒学,对经史信手拈来,他们好读《春秋》《楚辞》,对董仲舒的政治主张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多礼贤,门下如儒生济济。

外戚不仅深受儒学思想所影响,而且还培养了大量好儒的学子和官员,他们倡导儒学教育,兴办学校,并广纳天下儒生,外戚为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汉外戚的创作风格受儒家思想所影响,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他们直接促进了内朝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大量文章诗歌来赞颂天子治理天下,并影响了汉代赋学的转捩。

汉代之外戚能征善战,军事能力高强

钱易说:“外戚盛本枝,栉比列封侯”。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最关注的便是国家的军事发展,那些掌握着国家军权的官员无异于掌握了国家的命脉。

历史上许多发起政变的背叛者都是领兵之将,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找自己非常信任之人来掌管兵权。

外戚作为汉朝权臣辈出的群体,出现过许多能力超强的武官。

例如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直捣龙城,收复河朔的卫青、封侯拜将,护国有功的霍光、远征西域,会战匈奴的李广利都是外戚出身。

霍去病的名字在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曾经率八百单骑,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十九岁便当上了嫖骑将军,曾两次指挥河西之战。

他带领华夏民族第一次占领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开辟,他功不可没。

霍去病创造了诸多军事奇迹,他曾追击匈奴到狼居胥山,他用兵灵活,为汉代的军事扩张和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霍去病之所以能够在年少之时拥有如此之大的军权,领兵作战,不仅是因为他能力非凡,更因为他的身世高贵。

他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他依附于外戚掌权,也成为了外戚势力最大的保障。

汉朝杰出将领卫青是卫子夫的亲弟弟,霍去病的舅舅,他在卫子夫被选入宫中之后,一步登天,经常跟随汉武帝外出围猎。

后来升任为车骑将军,卫青多次远征匈奴漠北,功败大司马大将军,可谓是羡煞旁人。

霍光护国有功,汉武帝当年去世之时,将钩戈夫人之子刘弗陵立为了储君,钦点霍光为托孤大臣,赐予了霍光辅政之权。

霍光掌权后废立二帝,可谓是权倾朝野,位及人臣,而李广利是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他在灭大宛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匈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上述外戚都对汉朝的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武帝在位之时,外戚的军事战斗力可排在汉朝之首。

客观来说,汉朝的外戚并非是一无是处的,他们在政治上紧紧依附于皇权,与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们曾成就过皇帝,也做出过夺权之事,他们文武齐驱,影响了汉代文武的走向,是后人研究汉史无法避开的重要群体。他们就像一颗短暂划过的流星,在绽放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参考资料:

1.《汉书》

2.《史记》

3.《汉武帝传》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