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朝御门听政的特点(简述清朝御门听政的内容)
导语:简述清朝御门听政
有清一代,把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两种。
所谓大朝,就是指皇帝在每年的三大节(元旦、冬至和万寿节)御太和殿,接受王公、文武百官的参拜和朝贺”,这个是一种是礼仪性的朝会制度。而常朝就是一种处理日常政务的制度。分为视朝和御门听政两种。
视朝可以追溯到清太祖弩尔哈齐时期, 发展到顺治就制定为常朝仪注月的初五、 十五、二十五在太和殿“行朝参礼”,御门听政就是皇帝公开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的最常见的形式。
先期,内阁得旨,传知各部院。至日,黎明咸集,俟侍卫传旨宣入,迺鱼贯以进。皇帝升座, 记注官由西阶升,翰林科道至西阶下,咸就位立。部院奏事官由东阶升,尚书一人奉疏折旋而西,余入就位西面跪。奉疏者至正中北面,进诣黄案前跪,恭设于案,兴,少退,趋至左楹入班。跪奏某事毕,兴,少退,循东阶左降,其次各班,依序进奏,如前仪。吏部引见各部院属官毕,退。内阁侍读学士二人升东阶,诣案前跪,奉奏疏退,降阶,翰林科道暨侍卫皆退。大学士学士升自东阶,以次跪御榻之左。西面北上,记注官进立御榻之右。满内阁学士一人,奉折本至黄案前,北面跪奏。每奏一事,皇帝降旨。大学士学士承旨讫,兴, 由东阶降。记注官由西阶降。皇帝还宫,皆退。
最开始康熙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这也是御门听政最主要和最初的起点。御门听政第一就是要听部院各衙门面奏政事,然后皇帝直接给出处理意见,或者是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具奏,日后再处理。
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善,御门听政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
大臣会随捧折本面奏请旨,把之前御门听政没有完成的奏本继续处理完,皇帝如果没有现场给出处理意见,就会和大学士等进行商讨,如果继续不能给出明确的意见, 则会交给内阁重新票拟,日后御门时再行回奏,重新处理。
但是御门听政不是完全在乾清门处理,清朝的皇帝为了凉快,一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紫禁城内居住。当他们到圆明园避暑的时候,西苑瀛台门或于畅春园澹宁居就是御门听政的地点。
不过御门听政并不是清朝开创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制度。朝政不可能是皇帝一个人处理,皇帝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需要这个制度来和大臣进行交流。发展到了明朝时期,御门听政就变成一种常朝的制度。明朝早期的皇帝都较为勤政,特别是太祖朱元璋,更是工作狂,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报告给皇帝
御门听政,凡各衙门奏事,俱是玉音亲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预也
后面明朝内阁制度确立后,国家日常政务经由题本、奏本上报皇帝,交给内阁票拟后,进呈皇帝批红,最后实施。这时候早朝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功能,等到宣德以后,上朝变成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就导致了不想浪费精力在朝政上的皇帝有数十年不上朝听政的现象。
清承明制,顺治在上位后也保留了御门听政的制度,御门听政也在接下来几位皇帝的坚持下变得越发完善。清朝皇帝认为明朝皇帝的怠政是导致朝代灭亡的原因之一,于是勤政变成了他们的日常要求,而顺治的继承人康熙,就是清朝御门听政频率最高的皇帝,后继的雍正和乾隆也是十分勤政。
御门听政的主要内容包含比较广,第一就是朝廷官员的任命和考核,官缺一般由吏部开列,同时列出拟正和拟陪数人,在御门听政时面奏请旨,由皇帝任命。等到乾隆时期,用人制度的完善,高级官员的任命由皇帝直接下旨,而中下级的官员则是通过引荐。
再来就是民生问题,这就包括了影响百姓的治河、漕运、农业和朝廷的赈灾。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军事问题。不管是康熙朝的平三藩、收台湾、平定蒙古和抵御沙俄,还是到后面乾隆的十全武功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这个以后再论。
当然,重大的刑事案件的也会在御门听政处理,
清朝的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三种:地方官员可以不经过审判,先斩后奏,对罪犯就地处
决的严重犯罪;需要来年进行秋审的案刑事件,就是死刑监候;再来就是经地方各级司法部门和中央刑部逐层审理后,最终由皇帝作出裁决的案件,这就是死刑立决。这三种案件会由各省督抚将各地的刑事案件递交与刑部,刑部提出处理意见,在御门听政时上奏给皇帝,由皇帝作出裁决。如果皇帝不同意刑部的处理方式,那么这个案件需要再议,等到下次御门听政的时候再上流程。
不过御门听政十分需要皇帝的配合,勤政的皇帝才能够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可一旦皇帝没有那么勤政或者皇帝有了其他的制度,使得御门听政的劣势暴露,这个制度就会慢慢衰落。
比如雍正朝的奏章在日常办公的时候已经看完了,那么御门听政就不是很有必要,次数必然会减少。到了嘉庆朝,嘉庆下旨以后的御门听政,各部院进呈本章不必拘泥旧例。“各部不必过十件之数, 各贮一匣”
如此,御门听政逐渐成为形式化的存在。
根据学者统计,康熙朝的御门听政年平均240次,雍正朝数据残缺不计,乾隆朝为12次左右,嘉庆朝开始年平均就低于十次。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要知道御门听政是个十分繁琐的过程,特别是雍正朝开始,御门听政逐渐被其他的机构所代替,使得其越发注重礼仪,于是大臣们就越来越懈怠。比如乾隆朝开始,乾隆御门听政都要让人去问人都到齐了吗,即使如此大臣们还是经常缺席。甚至被乾隆当场抓到,马上给人降职。
当然御门听政衰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效率太低了。参政的大臣多,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导致政务无法按时拍定。
之后奏折制度的推行和军机处的设立,更是让御门听政变得越发不重要了。就如前面所说的,御门听政参与的人员多,嘴杂,那些需要商讨的军事机密或者皇帝的谕旨经常会被泄露出去,如此事情便会越发被动,于是更加有优势的奏折和军机处便越来越重要,御门听政越来越形式。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