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古迹(雷州古村落旅游攻略)
导语:雷州古迹觅贤踪,“万山第一”话沧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再兴“元祐党人”案,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苏轼等人斥为奸党,贬逐出朝。作为王安石学生的章惇与苏轼乃同榜进士,私交甚笃,但由于政见不同,章惇对苏轼的打击报复毫不手软。
雷州西湖公园苏轼塑像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往广东惠州,于一般人本应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苏轼为人洒脱,善于苦中作乐。他在一首诗《纵笔》里写道:“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传到京城后,章惇没想到苏轼身处逆境竟如此逍遥自在,顿时恼羞成怒。绍圣四年(1097年),吏部一纸令下,就把年届六十的苏轼贬到了更为遥远的海南儋州,苏轼之弟苏辙被贬雷州。其诗《和陶止酒》引言:“丁丑岁,予谪海南,子由(苏辙)亦贬雷州。五月十一日,相遇于藤(今广西藤县),同行至雷。”清康熙年间,蜚声海峡两岸的清官、闽浙总督陈瑸有感于兄弟两人同遭贬谪,沦落天涯,曾赋诗云:“同作逐臣同路行,天涯难弟与难兄。地邻已戴鸿恩重,谪所犹敷棠棣荣。北望峰峦当面起,南浮波浪接天平。此间又作劳劳别,凭吊谁人不动情”。
湛江画家董必清为首批“南粤先贤”创作的画作《清官陈瑸》
苏轼到达雷州后,深爱这里山明水秀、民风淳朴,由于他喜欢研究禅学,因而寄寓雷州天宁寺。雷州天宁寺建于唐朝大历年间,虽然今天的天宁寺范围不大,但历史悠久,源远悠长。据记载,宋代的天宁寺方圆四里有余,规模宏大,佛殿高耸,曲径亭台,绿树环绕,一面临水,是岭南著名的古刹之一。苏轼《雷州八首》中有一首是描写其居住的地方,诗云:“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海月明孤斟。鹪鹩一枝足,所恨非故林。”此诗写的是否天宁寺,有待考证,但以此足见当时雷州确实是一个景色迷人的世外桃源。身心俱疲的苏轼住进天宁寺后,每日与主持谈佛论经,幽静秀丽的风景、豁达乐观的天性把种种的不如意一扫而光,心境逐渐开朗。一日,他雅兴大发,挥毫写下了气势不凡、圆润方正的“万山第一”四个大字赠与寺院。天宁寺周围山从何来?这“山”指的便是寺院。俗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寺院多在山林胜地,故称山门。苏轼题字“万山第一”,对天宁寺是何等高的评价。“万山第一”自此成为天宁寺镇寺之宝。
雷州天宁寺
南宋末年,天宁寺毁于兵火,至元初才得以重建。明弘治九年(1496年),太监陈荣捐资在寺院建左右两楼,东悬钟西置鼓,竖石坊于门外,勒苏轼“万山第一”所题于上。明代的这块石匾与很多文物的命运一样,没有毁于战火,而是毁于“文革”。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根据当代浙江书法家沈定庵的拓本所制的复制品。
苏轼题字“万山第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画家沈华山(沈定庵之父)一家离开绍兴,辗转香港、海南,后到广州湾赤坎靠卖画度日。有资料写道:“少年沈定庵曾游天宁寺,见东坡题字,如睹至宝,乃命和尚扶梯登梯拓印。旋遇日机轰炸,父罹难,定庵死里逃生,拓本幸及时扑救方免毁于火。”这里面说沈华山先生在天宁寺罹难,应属误解。沈华山在广州湾定居数年,常以书画义卖的形式资助抗日救灾。1944年夏天,赤坎遭到空袭,沈家六口在空袭中罹难,唯沈定庵从居所三楼被爆炸气浪吹坠到对面的一条小街上得以幸免。根据沈定庵先生自己记述:“ 1946年秋,笔者初游雷州,曾拜访天宁寺,观坡公万山第一刻石,端厚雄伟,喜不自胜,顶礼再三,乃手拓留存。1947年冬,余自湛江回归故乡,万山第一拓片也携家珍藏。文革时期,余家遭殃,唯万山第一拓片幸免于难。”可见,沈定庵先生制作拓片是在1946年,这时候,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天宁寺重建之后,1987年,沈定庵先生亲临雷州献出珍藏孤本,“万山第一”匾题石坊得以重见天日。
本文内容由小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