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被收购的公司怎么样(被收购的公司值得去吗)

导语:又一家公司被收购,留给对手的时间不多了

摘要:介绍碳化硅领域在美国的市场格局变化,谈谈笔者的思考。

10月31号,老牌模拟和功率芯片公司威世(Vishay)宣布以5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一家小型半导体企业MaxPower,另有750万美元额外款项作为这家收购对象达到了某些业绩与技术里程碑后的对价。

MaxPower在碳化硅双沟槽(Double Trench)MOSFET的设计上拥有一些关键专利。因此,公司与碳化硅大厂罗姆Rohm就后者侵犯其知识产权发生过数次法庭交锋。

MaxPower已推出两代碳化硅MOSFET产品,以及公司的双沟槽设计专利(来源:MaxPower,Fraunhofer,01芯闻)

与半导体行业其他以十亿百亿美元计价的并购案相比,威世对MaxPower的收购然并不显眼,但是在功率半导体这个百亿美元市场容量的细分领域中,标志着继GeneSiC、UnitedSiC和GTAT后,又一家独立碳化硅厂商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被大厂收入怀中。

近两年发生在美国的碳化硅相关收购案,清单并不详尽(来源:01芯闻)

从笔者整理的清单中可以看到,美国排名靠前的功率半导体厂商均已布局碳化硅相关产品。除了Wolfspeed,安森美和Coherent(II-VI)等三家已将或者计划在碳化硅产业链中做到完全垂直整合的企业,其他公司更看重MOSFET和二极管这类器件产品设计能力。

美国碳化硅相关厂商,清单并不详尽(来源:01芯闻)

但是,作为一家年营收在18亿美元左右的中型半导体企业,Diodes公司在碳化硅上的布局略显尴尬。公司产品组合的很大一部分由分立元件组成,但是其中没有碳化硅MOSFET、JFET或模块等开关器件的身影。而目前功率半导体企业的高估值很多都来自对第三代半导体、特别是碳化硅的布局(详情可参考《功率半导体高估值哪里来?碳化硅、氮化镓和无晶圆模式也许是答案》),典型的例子就是安森美和Wolfspeed。

因此,为了不被对手在资本市场上落下身位,留给Diodes公司在碳化硅市场和技术上布局的时间已然不多。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像竞争对手那样收购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小微企业。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格局,美国本土的相关企业也许是更适合的标的。

美国本土的碳化硅小型标的(来源:01芯闻)

笔者就此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了四家公司可做备选。

前两家的产品主要为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的高可靠性(HiRel)产品。这个市场毛利高,容量小,而且需要与强势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因此不是最佳的选择。

第三家是一个位于俄勒冈的碳化硅专业代工厂,比较适合Diodes和AOS这类IDM类型企业。但是考虑到Diodes刚刚花费八千万美元收购了安森美位于缅因州南波特兰市的晶圆厂,短期可能无法再有精力整合另一条生产线。

这家俄勒冈碳化硅代工厂的技术路线图(来源:01芯闻)

最后一家是南加的Fabless器件设计公司。该公司的简介中介绍其涉及多种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设计,包括二极管、MOSFET、模块、裸片和定制外延片,并通过美国和欧洲的代工厂生产。公司在其总部建有特性实验室、应用工程实验室以及可靠性测试中心,用于碳化硅器件生产后的后续工程工作。这家公司更适合想要尽快扩大碳化硅功率器件产品阵列的Fabless或者IDM公司。

如果按照软银时灵时不灵的时间机器理论,美国的碳化硅市场格局可以给国内相关产业提供一个不错的参照物。目前国内碳化硅产业链类似寒武纪后期,企业数量较多,而且仍然有新公司涌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公司专精产业链中某个具体环节,尚未构成足够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国内市场是否也会如同美国目前这样,逐渐整合成一个个垂直整合,或者横向扩展、提供Cross-Sale的中大型公司,让人拭目以待。

本文内容由小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