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洪武年间瓷器的特征(洪武款瓷器)

导语:洪武时期瓷器的特点您都懂了吗?不懂的请看这里,干货满满

一、造型特征

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枢府窑古朴浑厚的遗风,尤以民窑为甚。民窑撇口盘、碗类,中腰以下胎体渐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样,或折腰,或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官窑器则锐意创新,迅速摆脱元瓷厚重粗笨的风格,孕育着以造型秀美飘逸著称于世的永乐瓷雏形,从而发展了明瓷的新风貌。

二、胎体特征

胎土因淘炼粗细之差,胎质表现不一。以官窑器物而论,瓷化程度较高,因而坚致细白稍有厚重感。民窑器物则因火力不足,有类似浆胎的现象,胎体断面呈土黄色,但大多数仍为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

三、釉面特征

釉面呈青白色,为元、明两代瓷的共同点,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异。

常见的洪武民窑瓷器,有的胎体淘炼不精,胎质呈白或灰白色,经厚润的青白釉汁映衬,釉面显示出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窑器釉面虽也为青白色,却较民窑器白润肥厚,有的釉面伴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纹,玻璃化程度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浆,薄处泛黄,厚处呈乳白或青色,光泽感不强。有器足与器身釉面色调不一的怪异现象,究其原因,或者是器足受火向背不同,熔融时产生变异,或者是底足涂了不同的釉料所致。

四、图案纹饰特征

明代早期纹饰,大多简练流畅,豪放生动。洪武时,官窑与民窑发展进程不一。官窑器的纹饰精细秀丽,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风格。而民窑器物则别有洞天,特别是描绘自然的写实纹饰,更能体现制瓷工匠丰富的创造力,反映劳动人民浓烈的生活气息。

分析洪武官窑的典型纹饰,可以洪武官窑红彩云龙盘为例。龙纹兼具元、明两代龙纹特点,但其形象不如元龙凶猛;爪为五爪;流云的云脚粗短,盘中心的三朵流云呈“品”字形排列。这种呈品字形排列的如意状云纹,沿用到正德年间都无大的差异,直至嘉靖、万历时才有较大的变化。

洪武时所绘菊花呈扁椭圆形,折枝或缠枝莲叶纹大都呈螺丝状,而常见的元代缠枝莲叶纹则为葫芦形;同时元代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至洪武时期则明显缩小,昔日的硕叶纹饰不复再现。由此可以看出元明两代纹饰上的继承和演变关系。

瓷器上的那种一面青花绘画,另一面模印凸花的两面装饰手法,是明代洪武窑对元代枢府窑模印凸花技术的承袭和演变。这一装饰工艺,成为洪武瓷器脱胎于元瓷的又一明证。

一些民窑器物的绘画也和元代纹饰一样,多用莲瓣纹图案。元代的莲瓣内常画八宝之类,而洪武时则多绘团花图案。碗、盘类中,多见如意状飘带云、火云、缠枝莲等纹饰。

民窑器心,多草书“福”“寿”字,也有绘蕉叶、缠枝莲、松竹梅兰、水藻及人物、动物等的。主题纹饰常用云龙、梅、兰、树、花鸟、缠枝花等,而边饰则多为二方连续简单几何纹。

民窑青花器纹饰,继承传统的书法与绘画,创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笔点划”,用笔简练、纯熟,以描写自然为主,朴实无华,大笔写意,着意渲染。

青花色调与元代一样,比较稳定,很少有流散现象。但发色并不浓重,趋于清淡,能较好地衬托出纹饰画意。

五、底足特征

洪武瓷器底足中心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遗风。这种器足处理,在当时处于主流地位,成为明显的时代标志。同时也兴起各种型制的圈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圆涡形厚底足、高足、里壁斜削外倾式圈足等。另外民窑青花碗一类,则底面无釉,圈足深高,有的挖足过肩,残留有削痕及同心圆跳刀痕。

元明两代瓷器的砂底,露胎处均可见星点状或大片的火石红斑。其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为胎土本身含有铁质,经窑火烧结转为氧化铁而呈现红色;另一为工匠着意涂刷而成。这种自然与人为而成的火石红斑,自元代始多见,经明代延续到清代中叶,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通常是火石红斑越浓重,表明器物制作年代越早;但是景德镇制瓷业几经专研,近年已初步掌握了使砂底露胎处呈现火石红斑的技术。

本文内容由小姿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