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什么意思(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什么意思
——红尘迷不了我的眼小肖原创
老子在《道德经》第14章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理解这一章好像颇费脑筋: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抓也抓不住,感觉也感觉不到,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既然感官无法感知,那么老子是怎么知道的?不着急,花几分钟时间,咱们今天把这个嗑唠明白——再也别让它成为你心中的惦记。
首先,要端正这样一种认识:圣人不讲虚言。就是说老子说的是实打实的。老子从不故弄玄虚,他说的话,论的理,证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只是我们习惯于理解可见之形体——具象,不习惯理解不可见形体——源象。
好了,假如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老子在这一章说的是什么呢?老子说的是“道”。
老子说:“视而不见,名曰夷。”意思是说,道是不能用眼睛去看的,能看到的是“色”而不是道。色是什么呢?有点佛学修养的朋友都知道:色,指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一切可见之物。一切可见之物都叫作“色”,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可见”。“夷”是什么呢?就是看不见的东西。道是看不见的,所以说“视而不见,名曰夷”。
老子说:“听之不闻,名曰希。”道理跟上面说的差不多,就是说,道是不可以用耳朵去听的,是听不到的,这叫“希”。
老子说:“搏之不得,名曰微。”意思是说,道是抓不住的,虽然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是道的构体要素很小,是无形无质的。就好比电磁力一样,电磁力无处不在,但是虚光子却是看不见、抓不住的。这个抓不住的东西就叫“微”。当然了,这就是一个比方。就是说道微,不可搏。搏,是抓、拿、碰触、触感的意思。道是无法用手去抓、不可以用身体触感去感觉的。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夷、道希、道微,这三个属性没有办法刨根问底,刨来刨去就是非常道了。就像老子在《道德经》第1章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简单理解的话,“非常道”就如同释迦摩尼佛所说的“不可说”。既然“道夷”、“道希”、“道微”都“不可说”,因此,把它们归为一体,成为一个“一”,这个“一”就是道。致诘,可以理解与“致极”相通。
文章至此,老子在前几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我们阐明了道的三个属性。并明确告知,这三个属性都是“不可说”不可追问的。
不可追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道呢?请看下文: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这一段句,老子其实是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感知“道”的法门。这个法门是什么呢?老子没有明说,但是,从上文所说的不可视、不可听、不可触,我们不难推断:这个感知“道”的方法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我们暂时可能把它叫作“心神感应”。
就是说,闭上你的眼睛、滤掉你的听觉、收起你的触觉,放开你的心神,用心去感应。这样的话,你就能感知到道的另外几种属性:
一是其上不徼,其下不昧。往上不觉得清晰、光明,往下不觉的阴暗晦涩。
二是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就是说,随着感知的进一步深入,道会给人一种连续不断、绵绵不绝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不可名状的,就是说,虽然你能感知得到,但是却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去表述,无法用文字去表达,一说出来就会产生歧义。当然,你可以从多种方面去阐述,但是阐述的结果总是词不达意。为什么呢会这样呢?首先,文字和语言只是我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比划的一种方式,或者说一种工具、途径;这种描述的方式不是“无漏”的,它有“漏”,它的描述功能本来就有限。这是其一。其二,我们的认知也能力也是有局限的:道这个东西,你说它没有吧,不对;因为你明明是有所感知的。你说它有吧,却又说不上来,因为它不像是日常认识的任何事物,它是变化的、琢磨不定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当你放开心神自然感知的时候它好像是在的,可当你集中精神认真探究的时候呢,它又不在了,捕捉不到了。这就叫“复归于无物”。
“绳绳”通“冥冥”发míng音。
有的说了:是不是有点波粒二象性的意思?哈哈,不是。道本自然,感知它也必须是自然之心,如果你一认真,精力一集中,那就不是自然了。不是自然就不能融入道、合于道,也就感知不到道的真实存在了。这就如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不可以色相得见如来、不可以法相得见如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说的这个“如来”是万法如意的意思,跟老子说的“道”是相通的。说来说去,万法皆空,尽管万物皆是道生化的,但是万物都只是道的表达方式之一,如果用看万物的心态去看道,那是看不到的。只有放下对万物的“我执”,用自然的态度去感知才能感知道的存在。波粒二象性虽然也不那么确定,但它毕竟是物,不能把波粒二象当成道。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就是说,道的以上表现,就是那种看似有形状却又不固定、感觉像是有那么个东西却又没有具体形象的那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的感觉,就叫“惚恍”。
至此,“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了:有形状,但是不固定,即便是用心神去感知,也不能确定它是什么形状;有表象,但是不同于任何的已知物质。
总而言之,道生万物,形成了千姿百态、无穷无尽的物质和形象,但是道本身却是无法名状的。其实这一点也好理解:比如说铝跟铁,在核子形成之前,如果聚在一起的是13个质子,那就是铝;如果聚在一起的是26个质子,那就是铝。但是,一旦铝和铁已经形成,那就没有办法再替换过来了。铝跟铁是不同的,但是决定它们成为铝还是成为铁的质子本身并没有区别。就是说,万物各有形状,而且千姿百态,各具其类;但是,生成万物的道却是不可名状的——可名状就是形而不是道了。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如滔滔不尽江海之流水,更如绵绵不绝时间之长河,迎着它,看不到他的开始;跟着它,看不到它的结尾。它不像火车那样,迎着可以看到火车车头、转过去可以看到火车车尾。道不是那样的,道是前后不见首尾的;感觉得到“道”去往何方,却不知“道”归于何地;感觉得到“道”来自何方,却不知“道”的源头在那里。这就叫“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世事和万物都是变化的,今天的与过去的不同,将来的也与今天的不同。但是,事物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内因——道是不变的。为什么呢?因为道无形无名,乃万物之宗;它是可以穿越古今,横亘时空的。(见:红尘迷不了我的眼小肖《天长,地久/何为长何以久》)无论时事如何变化,作为万物之宗的道还是那个道——起码对人类而言是这样的。
就是说古今之事不同,古今之道不异,故“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即借鉴过去的人事来推知今天的人事,一样是行得通的。
那么,照此推而开来,是不是可以一直推知“道”的初始呢?老子说:可以。并且说了“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如果能够推知万物的古始(远古、初始的意思),那就可以说是掌握了道的规律了。
这里有一个点:为什么能知古始便可以把握道的规律呢?原因在于,由今及古、由后向前不断推定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古今以来万物变化进行分析的过程。推定的时间越久,分析的事件越多,对万物变化的规律也就知道的越多,这既是由事及理的过程,也同时是对道的探索过程;推定的越久越多,对道的认识便会越深;全部都推完了,搞明白了,道也就真正认识了。
当然,人对万物的推定只能是个别的、有选择的,不可能对每一物都推定一遍,也不可能事无巨细把所有的事情都究竟清楚,所以对道的认识也只能是有限度的、针对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假如真有那么个人、真有那么一天,将某一方面追究到了极致,那个时候,他或许就能明白老子开篇所说的那句话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不恰好是对“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最好诠释吗?
我是红尘迷不了我的眼小肖,敬请关注交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什么意思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