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做蒿子粑粑的蒿子(如何制作蒿子粑粑)

导语:住在城市,远离老家,也能掐到蒿子做粑粑

蒿子粑粑

做出来也是小时候的味道,娃们很喜欢

上次在公园散步,遇到一个大别山来的老大姐,一直弯腰在路边掐什么,我就问了一句,说是掐蒿子,说儿子生日快到了,她们老家的习惯就是给孩子做蒿子粑粑,能驱邪保平安。去邪保平安这种事情我们也求证不了,但是蒿子粑粑我小时候也吃,想起来也跟着一起掐一些,回去给孩子们做一顿吧。

跟在大姐背后掐

蒿子粑粑用的叶子和艾灸的艾叶很相似,不仔细区分看不出来。蒿子的茎是红色的,做艾灸的艾叶是有很多白绒毛,看起来茎就是白色的。蒿子味道没有那么冲,艾叶的味道很冲。这些东西我觉得用文字很难描述明白,只能跟在老大姐背后一点点地学,比如这个所谓地味道,什么交作冲?只能她闻过了,再给你闻一下,你就记住那个味道了,然后不断地去掐,去闻,去反复记忆,然后你就永远都不会弄错了。这也就是学校书本教育完全替代不了的地方,甚至书本教育会把这些真正有用的技能边缘化,因为不用考试。岔开说一句,每个人都可以动用各种感觉来学习,至少是生存学习,但是我们的教育大部分时候都停留使用眼睛这个工具进行学习的层面。眼睛用多了自然会近视,然后其他器官就开始退化。

我们还算是从农村走出来,多少在熟谙农村生活的长辈们身边耳濡目染,所以对这些技能稍微复习一下就能捡起来。至于我们的娃们,从小就是城市长大,能不能接触到野菜都很难说了。

小时候住湖南农村,春天这个季节到处都是野菜,基本上都是采摘回来做成粑粑。糯米粘米(大米粉)面粉各三分之一,野菜切碎了,用芭蕉叶子裹上,上笼蒸熟,冷了也能吃。一般做得比较多,左邻右舍分着吃,这些都是不缺粮食的时候,以前没饭吃的时候,野菜做的点心就不是零食了,野菜本身就是果腹的粮食了。

所以我们父母一辈人,只要外出,分分钟都能识别出很多可以吃的野菜,蒲公英、荠菜、鼠曲草、车前草、鱼腥草、野豌豆这些都是长江流域比较常见的,不仅是农村多,即使在城市,没有被人工干预过多的公园也能找到。

野蒿子还是很容易掐到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