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脚踏实地做事比什么都重要踏实说说(人还是要脚踏实地)
导语:人这一辈子,脚踏实地做事比什么都重要,踏实才能走远
老子的《道德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的《劝学篇》也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庸》里面也有着同样的名言警句:“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这三句话都体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干什么只有目标是不行的,还得有脚踏实地的觉悟。
目标必须和行动结合起来,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益。不然的话,都是空想社会主义。
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年轻时,跟着怀让禅师一起修行。修行期间,马祖道一在南岳山终日禅坐,希望可以求得佛果。
怀让禅师早就看出来,马祖道会成为出色的接班人,但是他也明白,单单的终日坐禅是不会有成就的。为了让马祖道一尽快开悟,怀让禅师想尽了各种办法。
一天,怀让禅师去找正在坐禅的马祖道一,问道:“你这样天天只在此处坐禅是为什么什么?”道一说道:“我立志成佛。”
怀让禅师听完之后,就在地上捡了一块砖头,在大石头上不停地磨。道一不解地问:“师傅你在干嘛,已经磨了很久了。”
怀让禅师回答说:“我要把砖磨成镜子。”道一笑道:“这怎么可能,这可是砖啊”怀让禅师也笑道:“你也明白我磨砖不会成为镜子,难道你单单靠坐禅就能成佛了吗?”
道一想了一会,认为师傅说的对,又继续问道:“那师傅,怎么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语重心长地说:“我问你,让牛拉车,车子停了,我们是要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呢?”想了想,禅师又接着说:“你是因为想成佛,才学得坐禅吗?禅不单单是指坐禅,你要是认为佛是由坐禅而获得的,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你成日沉迷在“坐”上,误解了佛法,只会让你离佛道越来越远。”听了这些话,道一豁然开朗。
道一急于成佛,才会走进误区,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使他偏离了自己原来的轨道,也是他失去了客观性。
我们要明白,急于求成的人到最后往往都是一事无成。俗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换个思路,如果我们不管干什么都能以平常心去面对,有着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成功的几率也是会大大增加的。
佛经曾说过:“发心要发大心,修行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这才是一个圆满的法流。”
有一头健壮的狮子躺在树下,看见一只蚂蚁匆匆赶路。于是非常不解地叫住他问:“你这是要去干嘛啊?”蚂蚁回答道:“当然是去山那边的大草原啦,那里可宽敞了。”
狮子一听也很有兴趣说:“我上我身上吧,我们一起去,你带路。”蚂蚁有些为难地说:“狮子大哥,不是我不给你带路,你是到不了那边的草原的。”狮子生气地说:“我跑得比你快,况且这世上还没有我到不了的地方,你慢慢爬吧,我走了。”
狮子眼看快到大草原了,可是突然出现了一座悬崖,狮子想想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还是悻悻的回去了。没过几天,蚂蚁也到了悬崖前,他不辞辛苦,爬到崖底又爬上另一边的悬崖,终于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草原。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艰难险阻,大人物有时候会因为眼高手低而不能只是问题,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凭着自己滴水穿石的毅力,得以解决问题。
从古至今,只要是有理想又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都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件在中国比比皆是。
司马光为了撰写宏伟著作——《资治通鉴》,没日没夜地查找资料。更是为了让自己不困,专门制作一个“警枕”,所谓“警枕”就是一个圆木枕头,睡觉的时候只要一动,枕头就会掉落,而脑袋就会磕在木板上,有着驱散困意的作用。
整整19年,司马光就是这样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过来的,最终写出了《资治通鉴》的样本。随后又经过反复的修改,终于成稿了。其书内写有16个朝代,上至战国,下到五代,历经1362年,一共294卷,实至300多万字的巨作。听说,此书仅草稿就有两个屋之多。
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没有谁是一下子就成功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实现梦想,才有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城,你的世界大了,脾气自然就小了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悲剧是活在别人眼里,却始终不接受自己
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