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什么是波士顿咨询集团法(什么是波士顿理论)

导语:《波士顿咨询工作法》:感情用事也不坏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常有人会告诉我们:“工作不是儿戏,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带到工作中”“工作不能凭感情行事”等等诸如此类的告诫。

这种教育方法不知不觉地给也我们上了一个紧箍咒——用逻辑思维做事。

01 “感情用事”算不算个贬义词?

但细细想想,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是只考虑“这事可不可行”,更多的是“我愿不愿意”。

比方说,新任一位领导,准备进行改革企业的规章制度,逻辑上肯定的是没有问题,因为原来的规定肯定是有问题的。可是当准备具体实施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本应该可以配合的人根本就没有预想中的那样积极行动,甚至有些人成了改革的阻力。

为什么?因为人们打心眼里在抗拒。

让人们放弃平时做事的习惯,改用新的方法制度,心里的不安打败了改革的新鲜感。这种情况下,无论领导者怎么样去说明改变的必要性,逻辑上的可行性,都没有办法推动。

因为这个时候,思维已经被情感支配了。

而有的时候,情况又恰恰相反。

比方法从逻辑上看成功率很低的项目,在积极地面对时,反倒成功了。因为感情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人的行动是由感情、而不是理论或逻辑支配的,在针对一个计划、一个项目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更容易推进。

学习过《经济学》的同学们,应该也知道一个“理性人”的假设,意思是假设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整个经济学的一个基础。

但现实中的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并不总是利己的,也不能做到总是理性的。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感情用事,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才是最常见。

那什么时候用逻辑,什么时候用感情呢?

02 商业活动的“三明冶”式工作方式

先给大家来张图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右脑各有分工。

一般来说,左脑侧重于逻辑,掌控逻辑分析、语言、数学、阅读写作、分类排列、判断等工作,左脑发达的人思路比较清晰,组织能力较强,展示理性的一面。

右脑侧重于感受,体现感性的一面,掌控美感、音乐节奏、直觉、视觉、身体协调性、创作灵感等工作,所以右脑发达的人一般艺术感、创造力比较强,思维跳跃比较快。

既然左右脑擅长的不一样。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们在工作中也分分工。

《波士顿咨询工作法:精准运用直觉》的作者整理了一个三明治式的工作流程。这本书也以这个工作流程为逻辑线,详细解释了每一个环节使用的思考或工作方法,为本书的精华所在。

为什么说是三明冶呢,因为在输入和输出的阶段,右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整理阶段,左脑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的思维就像一个由左脑和右脑制作而成的三明治。

在输入阶段,使用右脑多,比方说发现问题,大部分的情况是利用观察、感觉等直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不妥之处是什么”。

在分析整理阶段,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突出,使用分析工具,数据分析,找到实质问题。这些在职场中,我们已经学得太多了。

而在输入阶段,右脑的感性一面正好发挥作用。比如,实施工作需要的勇气、行动力,这些都来自于感情,而不是理论。

道理不是用来懂的,而是用来实践的。

03 有意识地进行左右脑思考方式训练

《波士顿咨询工作法:精准运用直觉》这本书中,针对工作流程中每个步骤,如何进行思考和操作,都进行了解读。

因为作者从事的咨询工作的关系,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咨询案例,例如收购或被收购,当然有成功的案例,也有被客户拒绝的案例。这些他山之石,对于我们阅读者来说,可以攻玉。

比方,回到开头那位想要改革的领导,这位领导想要进行的组织机构的变革。如果使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工作法,改革走的是RWA之路。

也就是说ready、willingness、ability。

具体也是就是内部成员准备好要接受变革了吗,领会程度有多少,个人希望变革的意愿有多少,组织已经具备推行变革的能力的吗,这三点缺一不可。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于工作流程中细节问题,具体提供了很多金点子。本书也作为作者系列图书的最后一本,与前期的《波士顿咨询工作法:精准发现问题》《波士顿咨询工作法:精准预测答案》旨在帮助商界新人了解那些杰出的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把优秀的经验传承下来。

04 写在最后

最后:测试一下,你是右脑型思考者,还是左脑型思考者。

不论我们更擅长逻辑还是创意,在工作中投入情感,都更容易获得成功。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