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幼儿园常规管理教案)

导语: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良好的常规,对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一名新手教师入职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喊得嗓子哑了还管不住孩子;孩子不听话,用小红花、好吃的也只能哄一会儿,时间一长就不起作用了;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被调皮捣蛋、不配合的孩子搅得上不下去等。有些老教师会帮着出主意:“是你太好说话了,要严厉一点,不然孩子会欺负你的”,可真的是这样吗?

现实中,即便是老教师带班,从小班带到中班、大班,在常规方面仍有“很头痛”的现象,而且还有“越大越管不住”的趋势。幼儿园三年的教育到底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练就多少能力,还是应该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呢?

严格地讲,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然而在现实扭曲了的常规教育中,教师往往采取“方便自己”的教育手段,以“高控制”求得表面上的井然有序。因此,常规教育常常陷入这样的怪圈:高控制形成幼儿对教师的高依赖,这种高依赖反过来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的形成,最终导致幼儿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对幼儿的控制。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反而限制了幼儿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追本溯源,还常规教育以应有的作用。同时,良好的常规还是保障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所以说“没有常规就没有教育”。接下来我们从了解常规培养的目的入手,理解什么是常规。

从步入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幼儿就进入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社会集体生活。他们从自然式的家庭生活中走出来,开始接受群体生活规范的约束,这是他们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在集体中,不能想干什么干什么,因为会影响别人;要遵守集体的时间表和游戏规则,不能伤害或侵犯别人的权益;要与老师、同伴沟通,友好相处,很多事情要自己动手做……这些是很多三岁幼儿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我们教师应该知道,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帮助幼儿在这个个体社会化的初级阶段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常规,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和集体生活,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更是人一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幼儿园教育就应从培养良好常规开始。

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常规建立的道与法》。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