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大明朝灭亡的原因(大明王朝灭亡)

导语:大明朝灭亡重要原因——连续20多年全国大范围的雪灾、旱灾、水灾

只有几十万的后金是如何打败拥兵百万的大明从而入主中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恶劣的极端天气是重要因素,因为大明朝是以农业立国,恶劣的极端天气使得全国大范围的粮食减产,连续不断长达二十年的极端天气使大明朝国力急速下降。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朝末期遭遇了“小冰河期”,当时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从公元1500年以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小冰河期气候的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规模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大范围遭灾。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端倪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到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具体记载如下:

  1601年畿辅八府及山东、山西、辽宁、河南荒、旱、霜。河南新蔡,正月初九,大雪四十日。浙江富阳、杭州,安徽石台,,六月寒气逼人,山中飞雪成堆,深山亦然。至七月始热,八、九月仍热如故,人民大病。

  1602年中原多水,南方多冬雪。湖南浏阳,春大雪,民僵死。

  1604年北京、保定、辽东、山东、陕西、凤阳报水旱灾。北京延庆冬大雪。河北香河,九月杏华。定兴、新城,冬十二月,雨冰,树枝多折。安新,冬,大雪连旬,平地数尺。清河,冬祁寒,树枝著冰,损折大半。河南方城、南召,十月,桃花盛开如春,牡丹开花数十朵。

  1606年全国多水。江苏淮安等县,正月雨雪甚。海南 琼山,冬大寒,百物凋落,六畜冻死。

  1607年全国多水。陕西西安、凤翔等地,五月申戌大雹。福建邵武,冬十二月,大雪,大树丛竹尽折。南京正月雪后池内冰结为花。安徽太湖,冬,水结冰。

  1608年秋自江淮以北如陕西、河南等地,旱魃为虐,赤地千里。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云南 各地大水泛滥为灾。甘肃酒泉二月初二日起大雪,降深丈余。河北定襄、山东莒县,秋后桃花开。

  1612年,是年山东、河南蝗。南方大水。河南淮阳正月寒冰,大折树木。江苏淮阴,元旦大雪,深数尺。四月,冰雹大如碗钵,地深五寸;涟水,雹杀麦,四月十六、十七日大雪。河南淮阳,正月雨水,寒冰,大折树木。

  1615年,是年三月至七月,不雨,民情嗷嗷,多逃亡者。盖自京畿、河北以至山东三千里。南方多水。广东大埔又雪,摧木折枝。

  1616年,是年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七月陕西旱,江西、广东,水。河南、淮南、扬、常、镇,蝗。七月乙未,时江西水忽涨;河南蝗蝻冰雹。广东南诏霪雨骤决。江苏六合、无锡,正月初三,天雨彩雪。浙江鄞县、慈溪、遂昌,,正月大雪,积雪坠空如倾封垛,一二尺或三尺许,山中坎陷平填七八尺,摧拉竹木无数,阴冻连旬,檐冰长短垂如银栅。安徽和县正月大(彩)雪。安庆、桐城、潜山,冬燠,桃李华。望江,春大雪,冬燠,桃李华。泗县,蝗食田苗,赤地如焚。当涂,二月,大雪弥月,深数尺,山兽落平原,人手缚之。夏,蝗蝻为灾。山西大水。波阳,正月大雪,深四五尺。

  1618年,是年全国天气由水转寒。河北清苑、容城,春三月,风雪异常,行人有冻死者。河南西平,坑冻,结冰花。汝南、上蔡,九月雪。山西 高平,秋九月,大雨水。至十三日酉刻,大雨雪,落树俱成冰城,折伤者无算,凛烈如冬,数日方燠。陕西四月二十二日,多处大雨雹,冻死各营骡驼一千九百九十九匹头只。山东滕县,除夕雨雪。上海嘉定正月十日大雪。江苏常熟元旦,雪深三尺。句容,冬雪成冰。淮安冬多雨雪。湖南汉寿,九月二十八日午刻至申,忽大风,雪雹如碗大,旋成雪砖,平地水涌三尺。广东从化、阳春、顺德,冬十二月,大雪,甚寒。

高密度的极端异常天气使以农业立国的大明,很多地方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很多人背井离乡四处游走求活路,以至于后来农民起义四处征伐,大明国力内耗严重。小冰河期也使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受损严重,只能更多的通过劫掠来补充活命所需,使大明外患频发,内忧外患造成,后金几十万人就打败大明,入主中原。

本文内容由小森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