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草介绍(乌拉草是哪里的特产)
导语:御寒神器乌拉草,与人参、貂皮并称关东三宝
东北开始下雪了!我首先想到了御寒神器乌拉草。
乌拉草(学名Carex meyeriana Kunth)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在我下乡插队的松花江流域的沼泽湿地(当地人称“甸子)就有很多。
“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句俗语最早见诸文字是在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成书的《吉林外纪》中。
《吉林外纪》是吉林省最早的志书。作者萨英额在书中写道:“夫草而与人参、貂皮并立为三,则草之珍贵可知。吉林山内所产尤为细软。北地严寒,冰雪深厚,凡穿乌拉或穿塔塔马者,必将乌拉草锤熟垫于其内。冬夏温凉得当,即严寒而足不觉冻,此所以居三宝之一也。”语虽不多,却将乌拉草之妙用道出,令人信服。近年来有些人不知就里,将乌拉草从关东三宝中除名,代之以“鹿茸角”,实在是一种“想当然”。
在旧时代,人参、貂皮都是稀有之物,“价值百金”,不是平民百姓所能享用的,唯有乌拉草这一宝,才属于穷人的。民国二年(1913)出版的《鸡林旧闻录》(作者魏声龢)对其有如下描述:“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农工等人均以荐履。”
由于乌拉草与人们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在东北的地方官员也很重视。清末奉天学政茹棻,在一次贡生考试中还以其命题。吉林考生沈承瑞当场写下《咏乌拉草》二首:
(一)
萋萋芳草满江湄,细绿柔黄各一时。
篱落人家秋刈获,山村父老夜砧椎。
任他冰雪浸鞋冷,到处阳春与脚随。
太史豳风图绘否,献芹愿报一人知。
(二)
天生小草御严寒,春雨秋风几度残。
碧带浅围新绿水,黄云淡抹夕阳滩。
朝随葛履留双印,夜趁糠灯絮一团。
自是圣恩能被远,微芳亦效寸丹心。
其中“任他冰雪浸鞋冷,到处阳春与脚随”句,深受主考官的赏识,被拔为优贡。
在沈承瑞之前,有一首五言长诗专咏乌拉草,描绘得更为详尽生动:
三宝出关东,谚语辽人传。人参貂鼠皮,此草参其间。
初疑小微草,未必若是班。庸知功在民,乃实非等闲。
其生不择地,山陆皆弥漫。最佳为红根,茎细色渥丹。
次为塔头缨,千百茎相攒。春出采及秋,曝向烈日干。
捶之复柔之,入手蓬团团。牛草为乌拉,草在其中蟠。
赤足著著去,雪地随往还。轻同蒲鞋踏,坚抵木履穿。
暖逾吉莫靴,软比儿罗绵。阳春有脚来,不虑行蹒跚。
我曾试之效,称奇发长叹。参以寿富人,贫者不获餐。
貂以荣贵人,贱者不敢冠。唯此草一束,贫贱得御寒。
较比参与貂,为用且更宽。固宜以宝名,珠玉莫能攀。
太祖有乌拉,至今藏金銮。遗留示后人,王业成艰难。
天之使是独,神秀钟三韩。上媲孔陵蓍,下视九畹兰。
此诗在将“三宝”作了比较后,充分肯定了乌拉草的地位,而且是站在贫苦百姓的立场上,这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可惜作者姓名不详。值得庆幸的是诗歌保存在《沈故》一书中,流传下来。从诗歌中,我们还知道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脚登乌拉,南征北战打天下的。这对于清代历史也算一点儿补充资料。
乌拉草过去主要用于一种因乌拉草而得名的乌拉鞋中。乌拉又写作“靰拉”,是用一整块牛皮缝制的一种鞋,内絮乌拉草,可使足下如春。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这种鞋已很少见,因此马拉草的用场也不大了。但是作为“关东三宝”之一的乌拉草,其历史功绩是永远不该忘记的。可以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将会对乌拉草作进一步的开发,或会发现它存在更大的价值呢!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