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雍正时期的瓷器颜色(雍正瓷器种类)

导语:图集丨雍正瓷器里的中国颜色,绝美

作为一代帝王,雍正除了勤勉政务,审美趣味亦是极高。而雍正时期的单色釉,已经成为一种美学风格,雍正则在颜色釉上把极简玩到了极致。

雍正纯色釉,明快像三月飞花,素雅如八月碧荷,纯正若腊月沉雪。

其审美中的传统中国色——梧枝绿、山吹、梅子青、矾红、甜白、蛋黄、美蝶绿、藕荷、空、祭红、玉子、茶叶末、瓜皮绿等名字和颜色一样让人美到惊艳!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雍正瓷器里的绝美中国颜色吧~

粉青

粉青釉茶壶

粉青是一种釉色,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

秋葵绿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秋葵绿釉为雍正时期创烧的低温淡绿釉,色泽黄中偏绿,浅于松石绿,类似于秋葵叶,故名。

青綠

清雍正 青綠釉盃

瓜皮绿

清雍正 瓜皮绿釉小碗

黑地綠

清雍正 黑地綠彩水仙花紋盤

黑地彩即在黑地上施彩绘,以黄、绿和紫三色为多。

蛋黄

蛋黄釉盘

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34;。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34;。

正黄

雍正款黄釉盅

茶叶末

清雍正 茶叶末釉钵式缸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

天蓝

天蓝釉双龙耳瓶

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颜色釉,釉中氧化钴的含量不到1%,其色浅淡,浑然一色,似天空之蔚蓝而得名。

天蓝釉色调淡雅匀净,令人赏心悦目,可与康熙时期豇豆红釉媲美,常作文房等小器的釉色。

霽藍

清雍正 霽藍釉高足盌

明代的蓝釉也称霁蓝、积蓝、宝石蓝、霁青等等,是一种含氧化钴2%左右的高温石灰碱釉,色调深沉稳定。清代霁蓝釉从顺治开始各朝都有烧造,技术水平稳定高超。

甜白

清雍正 甜白釉暗刻云龙小杯

甜白釉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34;,素有&34;之誉。

胭脂红

胭脂红釉小碗

胭脂红釉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朝烧造最为精致,乾隆朝之后直到晚清釉色渐趋逊色。此碗制作过程是先烧出精致的白瓷小碗,然后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喷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0℃的温度下烧成。它是以金作着色剂烧成的一种低温红釉,为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种之一。这种红釉是由欧洲传入,又称”洋金红“或”西洋红“,又因其釉色与西方妇女化妆用的胭脂色同,故名”胭脂红“。

霁红

霁红釉胆式瓶

霁红釉又称鲜红釉、宝石红釉、霁红釉、积红釉、醉红釉,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颜色釉。

霁红创烧于明早期,因作为皇帝御用,并用于礼敬天地日月的名贵红釉瓷,故名”祭红“。

《历代名瓷图谱》中云:“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

然而好物难求,至宝更是得来不易。

当初古代窑工们为了配制出祭红釉料,曾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这样极珍贵之物尝试着掺入釉料中,可即便如此不惜成本,也往往因为温度控制不好,或是气氛、时间等因素稍有差异,同样使得烧制失败。

正是由于祭红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他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也是各类釉色的瓷器中难烧造的品种之一。

正红

清雍正 紅釉小梅瓶

淡粉

淡粉釉瓶

金红釉是在康熙时期从西方传入中国,因此也叫洋红。金红釉首先在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上使用,此后雍正、乾隆两朝金红釉成为名贵色釉而被广泛使用。根据呈色的浓淡,金红釉又可分成胭脂红、胭脂水、粉红釉等。

胭脂紫

胭脂紫釉碗

葡萄紫

清雍正 葡萄紫釉菊瓣盤

本文内容由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