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参赞化育至诚不息心得体会(参赞化育、裁成辅相)

导语:参赞化育 至诚不息

王阳明先生写的《告谕浰头巢贼》是一篇公告性质的文章,是王阳明剿匪前写的劝告文,最初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被阳明先生的人格深深折服。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

1515年(正德十二年丁丑),阳明先生46岁,他被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当时,南中盗贼蜂起。横水、左溪、桶冈、三浰、大余、郴州、大帽山等贼巢攻剽府县,四处流窜作乱,官府顾此失彼,局势十分混乱。十二年正月,王阳明到达赣州之后,责令地方实施十家牌法,二月,平漳寇。九月,抚谕贼巢,写《告谕浰头巢贼》,十月,平衡水、桶冈诸寇。十二月,班师。

王阳明被称为“三不朽”之圣人,他立德、立功、立言都做得很好。“立功”主要是指他剿匪、平叛的事功。在读此文之前我心里有疑惑,王阳明被称为圣人,他有“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德,剿匪、平叛要杀人,杀很多人。他是如何过杀人这一关的,他嗜杀吗?或者其哲学理论支撑是什么?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算是得到了答案,那么从这篇普通公文告示中我读到了怎样的王阳明?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人道主义者认为,一场战争胜利之后,战胜方也不能够大肆庆贺胜利,因为死了很多人,哪怕是敌人,致使很多人丧失性命的战争,是没有理由庆贺的,这是对生命的尊重。王阳明剿匪之前发这样的一篇公文,就是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像他分析的那样,这些贼人之中,有的是被官府所迫,有的是为大户所侵,还有的只是被裹挟其中,有不得已之苦衷,如果一概剿杀是“不教而杀”,是有违于他良知本心,这是他不愿意去做的。

二、父母之心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致良知”,“良知即天理”,“天理即人心”,是指人没有被污染过的本心、本性,天地之心就是人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圣人之心也是如此。

王阳明通过“格物致知”,不断提纯,让良知如明镜照物,他有万物一体之德,怎么能嗜杀呢?就像文中所说:“无故杀一鸡犬,尚且不忍,况于人命关天?”但是,只是一味有“妇人之仁”,他也不算是圣人。剿贼杀人,阴明用了一个类比:“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八人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之心须除去二人,然后八人得以安生。均之为子,父母之心何故必欲偏杀二子,不得已也。吾于尔等,亦正如此。”

这段话写出了他的心路历程。杀少数以活多数,正是圣人的天理、良知使然,并非是为了事功,如果仅为功劳,他宁可多杀,因为论功行赏是按人头多少来算功劳的。

三、至诚通神

从这篇文章中,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阳明先生的“诚意”“至诚”“真诚”。

《大学》说:“明明德只是一个诚意而已。”也是孔门立教的第一法门,“诚意、正心、修身,齐国、平天下”。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经常出现“不诚无物”“至诚不息”“至诚通天”这几个词。王阳明的弟子曾问过王阳明:孝顺父母是在“温凊定省”上下功夫吗?温凊定省做到怎样程度才算是孝子?王阳明回答说:只讲求“温清定省”的表面功夫,做得再好是算不上孝子的。孝子不是向外求,而是要从内心上去找,从诚孝的本心发出来的。《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否则就像舞台上的戏子扮得再好,礼节再周到,不诚意,也只是作戏而已。

《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段话其实就是说,唯有至诚才能正心尽性,成就圣人之德。天地至诚,所以才有万物之生生不息,圣人之心与天理相通,至诚不息,至诚通天,不诚无物。

王阳明的一生正是知行合一,践行自己的哲学思想,至诚至性,哪怕对于沦为山贼的人也是如此。“我每为尔等思念及此,则至于终年不能安寝,亦无非欲为尔等寻一生路”“吾言已无不尽,吾心已无不尽。”“呜呼!民吾同胞,尔等皆吾赤子,吾终不能抚恤尔等而至于杀尔,痛哉!痛哉!兴言至此,不觉泪下。”

言语恳切,诚心动天。于是浰头巢贼“酋长黄金巢、卢珂等即率众来投,愿效死以报。”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至诚通天”吧。

王阳明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至诚不息”“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思想,在当时以及之后传播甚广,他的弟子大批大批的考中进士,去朝廷做官后也都能成为纯臣。因为其理念过于理想,被后人定义为有关人生的理想主义哲学。学习王阳明,建设心灵品质,提升心灵疆界,从小我走向大我,人生会活得更舒展一些,亮堂一些。

本文内容由小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