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青岛(青岛的什么)
导语:青岛地区的这句绝对并不难,不知您生活的地方可有合适的配对?
绝对,是中国对联文化的一种奇特现象。这是一种有着极高文化品味的雅联妙句,它的产生可能是有些文化名人一时偶得,但自己也对不上合适的配联,有的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历史上多少文化名人搜肠刮肚的寻对,但终于还是没有合适的配对。本篇文章中我收录的这些绝对基本都是这种情况,有兴趣的文化联友不妨一试身手。
在我国的对联文化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有的对联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有的已经千余年之久没有配对,这种单联叫做绝对,或叫做求偶绝对。
求偶绝对是指已经拟出了上联或下联 ,求对另一联,但由于出联奇巧绝妙,久久等不到相称的下联,因而这种出联求偶往往就成了绝对。这种绝对根据以后的结果可分为两种:一是经过许多人的尝试,仍然得不到合适的配联,称为无偶绝对;二是经过人们的不懈尝试,终于有了一个理想的配联,如同天造地设、工巧绝伦,可称为得偶绝对。
以下罗列一些求偶绝对,有兴趣的同好不妨一试,权作娱乐。
【方圆居文化】---01——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这个上联,传为明代秀才所出,只所以成为绝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难度:
1、出联一共八个字,却用了两对谐音,其中“今世”同“尽是”谐音,“进士”同“近视”谐音,而且两对谐音词组均一个发音,很巧妙;
2、意境极好。出联表达的意思是:当今社会上的进士,因为学习刻苦、用眼过度,几乎全部都是近视眼。既说明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又有一定的幽默感,读来也很文雅;
3、两个联句是前后关联的,因为是“进士”才导致“近视”,因为“近视”才考取“进士”。
这个出联虽然简短通俗,寓意通顺,但续对极难,千百年来无数人尝试,终无佳配。
【方圆居文化】---02——和尚装姑娘,不梳头,插朵攀枝花,难瞧——
这个出联之所以成为绝对,也是因为其出联的巧妙:
其一,出联短短一句话,用了云南省的六个地名谐音,其中:“和尚”是指“和尚庙”、“姑娘”是指“姑娘寨”、“不梳”谐音“布苏”、“插朵"谐音“查朵”、“攀枝花”就是指攀枝花市、“难瞧”谐音“南桥”。
其二,出句内容不唐突,前后话内容相关。和尚因为装姑娘,所以不敢梳头;因为插上攀枝花,所以没有人能够瞧出是和尚。
【方圆居文化】---03——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这个出联成为绝对也是因为谐音,从表面上看这句联语就是五个历史名人的罗列,但对应的谐音却变成另外的意思:
1、“夏大禹”是指三皇五帝里的大禹、“孔仲尼”是指孔子、“姬旦”是指周文王的四子周公、“杜甫”和“刘禹锡”分别是唐朝著名诗人。
2、出句全部由历史人物组合而成,但谐音却是另外的意思:“夏大禹”谐音“下大雨”,“孔仲尼”谐音“恐中泥”,“姬旦”谐音“鸡蛋”、“杜甫”谐音“豆腐”、“刘禹锡”谐音“留女婿”。
这应该是南方地区的口音和风俗,因为留女婿在家用鸡蛋和豆腐招待不像是北方地区的风俗。但因为这巧妙的谐音和构思却使这句联语也成为绝对。
【方圆居文化】---04——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苏东坡任杭州地方官时,有一年清明节,一些当地名流请他乘船游览西湖,有一歌女提了一把锡壶给苏斟酒,不慎将壶掉入湖中。其中一文化人即兴出了一联,至今也成为绝对。
这句联语大家都比较熟悉,宋朝以来无数文人雅士都试图对这个下联,但均不贴切,至今仍为绝对。在这里不再赘述。
【方圆居文化】---05——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这句联语的绝妙之处在于:
1、这是旧时以四川泸州白塔街黄铁匠铺为题而撰写的上联,句中的“白塔街、黄铁匠”确有此地,确有其人;
2、联语内嵌“红、黄、黑、白、青、蓝、紫”七种颜色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工妙绝伦,令人叫绝;
3、内容连贯,意境自然,堪称绝对。
【方圆居文化】---06——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尽北方正色——
这是清朝礼部尚书李宗仿以贵州乌江为题撰写的上联,其中的“黔、乌、黑”均为黑色,还包括“南、北”两个方位,至今也无人能对。
【方圆居文化】---07——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这个上联的绝妙之处在于:
1、从字面上看就是说地势由高而低,步步下降,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其当时的寓意却是民国历届总统一个不如一个,具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2、其中的“山”指孙中山,广东中山人;“城”指袁世凯,河南项城人;“陂”指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河”指冯国璋,河北河间人;“海”指徐世昌,江苏东海人。
这个联语绝对不是一般的文化人能够想到的,太有才了。
【方圆居文化】---08——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一个出联,除了“有”字,其余反复颠倒只用了三个字。据说是一位怀才不遇的秀才所作,但他自己也对不出下联,至今仍为绝对。
【方圆居文化】---09——一岁两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拟的一个出联。当年年头年尾两个立春,又是闰八月,王安石据此出了上联,让苏东坡对,当时苏东坡也对不出,至今也无人对上合适的下联。
【方圆居文化】---10——大珠山,小珠山,山山出尖——
这是青岛地区流传的一句联语,目前还没有见到十分合适的对句。
1、青岛市原胶南市(现忋并入黄岛区)有两座山分别为大珠山、小珠山,山势均十分陡峭,确实每个山头都出尖;
2、联中“大、小”二字组成“尖”字,“山、山”二字组成出字。
这句联语在青岛当地至今没有合适的配联,也许全国各地哪个地区有合适的地名、人名、物产名能够组成合适的联句,我们虚位以待,也欢迎全国各地喜欢对联的朋友一试身手。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