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质量管理的7个误区是什么(质量管理的7个误区包括)

导语:质量管理的7个误区

质量管理的7个误区是什么(质量管理的7个误区包括)

说起质量管理,我们都不陌生,但并不是每个人对质量管理都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以下就是常见的对质量管理的7种认识误区:

质量管理就是严格检查

质量检查就是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法而已,除了质量检查,质量文化塑造、全员具有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研发流程,对于质量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就是严格检查”这种认识是20世纪20年代的质量管理思想,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

质量管理就是实施标准化

同样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也只是质量管理的手法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质量管理就是统计分析

通过质量检查,获得质量数据,再通过对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问题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问题,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质量管理思想,也不是质量管理的全部内容。

质量管理是很高深的学问

质量管理并不是很高深的学问,只要为产品定义了合适的质量目标,通过监测质量目标的实现,就可以使得产品达到我们希望的质量水平。但是,想要做好质量管理,需要细心、有技巧且有耐心的人用心来做。

质量管理花钱多,而收效少

人们往往只看到硬币的A面,看不到它的B面。质量管理是需要投入很高的质量成本,但是,如果不进行质量管理,你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来满足产品交付要求。

质量管理是管理层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管理层可以提出质量目标,监督目标的实现,而具体的产品质量取决于研发人员的设计,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监管,质量管理与产品的所有相关方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是需要全员实施的群体活动。

质量管理只是在出现质量问题时才需要实施

出了质量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质量问题是质量管理,但是如果我们做好质量预防,避免某些可以避免的质量问题出现,那么会以更小的质量成本获得较高的质量水平。“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远比出了问题才进行质量管理的思想更高效。

这正是:

质量管理七误区,前人教训引为戒

只为管理有绩效,软件产品亦如是

文章转自,原创 软件工程之思 软件工程之思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