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明代的宣德炉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是(明代宣德炉特点)

导语:从金属合金成分分析 替明代宣德炉解谜

经由美国Thermo NITON 手持式XRF分析仪的检测,蜡茶色十二炼蚰蜒耳宣德炉的金属合金成分如下:

铜Cu 83.978%

锡Sn 6.113%

铅Pb 5.811%

锌 Zn3.726%

镍Ni 0.155%

锑Sb 0.133%

铁Fe 0.082%

从上述合金成分,可以得到下列推论:

1. 宣德炉不含黄金,它的手感重量大于视觉重量是由于它的上薄下厚的「压手杯」造型所造成的误判。

2. 风磨铜就是普通铜,风磨二字可能是献铜人自创的吹嘘之词,以期获得厚赏。

3. 由于风磨铜还是粗铜不是精铜, 将「色同阳迈」解释为紫磨或将要下山的太阳的争议无意义。

4. 镍、锑、铁等杂质成分低, 说明白水铅是单质锌, 风磨铜不是天然黄铜,再说 泰国也不产天然黄铜。

5. 锌的含量只有3.726%,说明当时的人还不知锌的沸点(摄氏907度)低于铜的熔点(摄氏1085度),以致大部分的锌已在十二炼的过程中挥发。藏经色的锡含量可能在百分之15-20之间。从三卷谱的记载中可知,供王室与皇宫使用的炉子,皮色随炼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可见有加锌,如十二炼的蜡茶色、藏经色,八炼则成棠梨、孰梨色。赐予大臣与寺庙宫观的炉,炼数不同颜色不变,可见未加锌。

6. 成分中未见水银,「玉毫」形成的原因到底是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所说的「水 银浸擦入肉,熏洗为之」,还是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上说的「番磠浸擦熏洗所致」,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7. 台北故宫那座蜡茶色朝天耳炉的金属成分应与本分析相似或相同。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