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凤翔发生了什么(杜甫叙述从凤翔行在往鄜州省家的一路所见的诗作是)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杜甫在凤翔写的一首诗,3次陪衬,衬托出浓烈的爱国情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杜甫在凤翔发生了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陪衬,在生活中很常见。
鲁迅曾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
感情更是如此。
打个比方:如果小明一次考试中考了80分,他是喜还是忧呢?
这很难判断。
如果加个条件:小明平时学习很刻苦,目标是考100分。
显然他会感到忧伤。
如果再加个条件:同桌小刚平时学习很不认真,结果却考了100分。
不用说,小明肯定会更加忧伤。
您看,同样的结果,如果参照的条件不同,人的感情就会有差异。用参照条件来衬托主体,突出主体的某一特点,就是陪衬的方法。
在古诗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感情,还能让诗歌变得更加含蓄。杜甫就写过这样一首诗,三次巧用陪衬,感情浓烈,又含蓄曲折,很值得一读。
《月》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明月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夏末秋初,当时长安仍然被叛军占领,杜甫逃出长安后,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得到了左拾遗的职位。
那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呢?他又是如何运用陪衬手法的?
我们来仔细读。
1、以“天上秋期”陪衬“人间秋月”的美好。
首联,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秋期,指秋季;月影,指月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秋季快到了,而人间的月光显得更加清亮。
这两句是写天上的事物。
很多人认为,“秋期”就是指“七夕”。
这种理解不对。
首先,“七夕”主要与爱情有关,而这首诗读不出爱情;
其次,七夕夜的月亮是弯月,没有“清亮”的特点。
因此,“秋期”只能理解为“秋季”,秋高气爽,月圆之夜,月光会看起来更加清朗。
可以推断,诗人写这首诗应该是在六月中旬,临近秋天,且当夜的月光很明亮。
可能有人会问:天上怎么会有秋季呢?
这两句只是诗人的设想。天上的秋季,是诗人故意选取的参照对象,目的是为了与人间的秋季作对比。
天上的秋季快到了,天上的万物应该变得萧条吧?而人间的秋季,正是欣赏清朗秋月的时候,是美好的季节。
诗人故意设想天上的秋季不好,以此做陪衬,来衬托人间秋月的美好,这是陪衬之一。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想象美好的秋月呢?现实中的秋月真的美好吗?
我们继续读颔联。
玉兔
2、天上秋季并不萧条。
颔联,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蟾和兔,都是传说中生活在月中的动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蟾蜍即使进入银河,也不会被淹没;月中的玉兔已经捣出了可以长生的药。
有人认为这两句是暗喻败坏王朝的人。
但我认为很简单,只是在描述天上的事物不会因为秋季到来而萧条。
天上的秋季并不萧条,这就失去了衬托“人间秋月美好”的条件。
这暗示出,“人间秋月”可能没有诗人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为颈联的反转做铺垫。
3、人间秋月并不美好。
颈联,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丹心,忠诚之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只是让一片忠诚之心的我更加痛苦,还能让我的满头白发更加雪白。
明月
这两句是写人间的秋月。
人间秋月真的美好么?
不!
“只”字说明,诗人不仅没有感受到秋月的美好,反而只是感受到痛苦增加了。
有哪些痛苦?
一是忠君爱国的痛苦,二是已经衰老的痛苦。
您看,诗人本来设想“人间秋月”比“天上秋季”更美好,可是结果却正好相反,天上秋季并不萧条,而人间秋月却反而给诗人带来了更多痛苦。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如果没有美好的设想,诗人面对现实也不会如此痛苦,可见,首联的设想是在为颈联的现实做陪衬,更能突出诗人心中的痛苦之情,这是陪衬之二。
但是颈联又留下了一个新的问题:月光能让白发更加雪白,这很容易理解,但是月光与诗人的忠君爱国之情又有什么关联呢?
答案在尾联。
长安古城墙
4、再次陪衬,突出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
尾联,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国西营,长安西边的营地,这里指唐军在凤翔驻扎的营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月亮啊,你知道现在遍地都是战争,就不要再把月光照到驻扎在长安西边的营地上了。
这两句写得非常巧妙。
“干戈满地”,百姓流离失所,而士兵到处征战,在月圆的秋夜,每个人自然都会望月思乡,思乡而不能回乡,这已经让人很痛苦了,但是凤翔营地的士兵会更加痛苦。
为什么?
因为他们就驻扎在国都长安城的西边,离长安城如此之近,却不能收复长安,因此他们除了有思乡之情,还有渴望收复长安却又无法收复的痛苦之情。
您看,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当时人们普遍的思乡之情,而且还巧妙地用思乡之情做陪衬,衬托出凤翔营地的人更痛苦的思国之情,这是陪衬之三。
诗人刚好就在凤翔,自然也非常渴望收复长安,他现在满头白发,还能见到收复长安的那一天么?这就是诗人见到秋月,感到“只益丹心苦”的原因。
杜甫
5、整首诗的脉络梳理。
首先,诗人先做设想,用“天上秋季的萧条”做陪衬,衬托“人间秋月”的美好;
其次,天上的秋季,并没有设想中的那么萧条,为颈联反转做铺垫;
然后,“人间秋月”不仅不美好,反而增加了痛苦,用“美好的设想”做陪衬,更加深了现实的痛苦;
结尾,用思乡之情做陪衬,衬托“国西营”中的人更加痛苦的思国之情。
您看,诗人运用了三次陪衬的手法,增加了感情的曲折变化,先突出设想中的“人间秋月”的美好,再逐步反转,用“美好的设想”衬托出“痛苦的现实”,结尾再用一次陪衬法,点出了两种感情,同时还回应现实的痛苦。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想:如果首联没有“天上秋期”做陪衬,那么“人间秋月”就不会显得很美好,后面的反转就不会很痛苦;如果尾联没有用思乡之情做陪衬,那么诗人的思国之情也不会很浓烈。
可见,这首诗感情浓烈且含蓄耐读的原因,关键就在于这三次陪衬。
您认为呢?
欢迎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杜甫在凤翔写的一首诗,3次陪衬,衬托出浓烈的爱国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