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是什么意思(论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导语:子曰:君子有三戒,成为孔子口中的“君子”到底有多难?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学识渊博,在政治上颇有自己的谋略,当时鲁国在孔子的帮助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短短时间鲁国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周边各国虎视眈眈,担心孔子的势力如果继续强大,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于是就想出了各种手段,想将孔子挤下台。
当时鲁国的皇帝鲁定公十分器重孔子,短短时间,孔子就从中都宰升至司寇,可惜好久不长,齐国抓住了鲁定公好色这一弱点,使用美人计,送了鲁国一批美女,鲁定公从此终日沉迷女乐,不思朝政,孔子谏言依然不为所动,孔子对其失望透顶,毅然选择辞官。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投身于教育事业。
孔子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可以说远超其在政治上的成就,据传当时孔子的徒弟高达三千人,晚年又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论语》则是孔子去世后,由徒弟们整理编撰而成,里面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语录集合,其中,《论语·季氏》中有句话十分著名: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有人认为,孔子这句话,将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养生建议,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更想表达的意思在道德修养上。
孔子眼里的君子形象是怎样的?“君子”这个词目前可以追溯到《书》,现在被称为《尚书》,也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其中《尚书·虞书·大禹谟》:&34;中的“君子”是指地位崇高的人,更强调地位的重要性。
后来,《易经》中也有出现“君子”一词,诸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里的“君子”是指有智慧的人。“君子”在《诗经》中出现的次数更多,有一百九十次之多,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君子”是对男子的一种称谓。至此,古人对君子的理解各不相同,“君子”的界定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论述,所指的意思十分多元化,直到孔子才对“君子”应该具备的特性进行全面的阐释。
在《论语》中,单单“君子”两个字就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七次,频率非常高,这一百零七次有关君子的论述,构建了孔子的“君子”思想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眼里,比君子更高要求的是“圣人”,“圣人”一词在《论语》里面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整体来说,孔子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是“薄施于民而能济众”,然而,在那个礼崩乐坏、战争连连的时期,人人都成为圣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孔子的教育里面则是以培养“君子”为导向。
孔子眼里的君子不同于以上提到的任何一种,他并不特指达官贵族的人群,也不特指性别,而是从道德方面去论述,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一个有道德,有休养,具备一个完整人格、思想高尚的人,他能够给身边的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从而推动一个民族的发展。因此,君子三戒,是君子对自身身心道德的一种约束。
君子有三戒具体指哪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少”一般是指三十岁之前,“色”可以指面部的表情,也可以指美色,从字面上来理解,这里的色指美色,人在年少时,思想尚未成熟,切勿被美色所迷惑,因美色而坏了身体的根本。
这里的色也可以指外界的诱惑,人在少年时期,评判标准太过单一,容易被表面的东西蒙蔽了双眼,导致误入歧途。这个时期的人应该将全部的身心放在自身的品德修行上,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壮,一般指三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中年人。这个时期,一个人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稳定,但血气旺盛,好胜心强,在处事上面容易意气用事。
这里的“斗”是指失去理智的,未经思考的冲动行为。人到壮年,如果各方面都想争强好胜,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规划,一味地追求表面的胜利,最终只会得不偿失。因此,在这个阶段,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争斗上,而应该学会冷静思考,找对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老,一般指50岁以上的老人。“得”意指取得,获得,这里是指一个人的贪念,金钱、名利、美色等都是让人产生贪念的对象。
随着年龄的老去,体衰力竭,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已经不如年轻人,这时候应该放下所有贪念,保持一个健康愉悦的心态,不要过于在意财富、名利这些身外之物的得失。
孔子口中的“君子三戒”不仅是养生指南,更是精神道德修养指南,他巧妙地从自然生命阶段指向不同生命阶段的道德提升。色、斗、得分别是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要矛盾,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在色、斗、得对应的道德约束之下,明白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不在于自然寿命的长短,而在于道德生命的境界高低。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