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如何让门店人气提升(店面人气)

导语:门店人气旺起来,一定要把握好这三个关键指标

如何让门店人气提升(店面人气)

研究你的顾客,关心你的顾客,最好能做到比顾客自己还了解顾客,那么你就算是懂得经营的人了。

每一家门店都会有一群忠实用户,就是那些经常消费而且持续消费的群体,也就是说你的这家店在他的消费选项中,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必再对比挑选。这些顾客通常都是在你的店周围500米范围以内的居民或者上班族。

顾客才是店里的老板,因为他才是真正付房租付工资的人

先说习惯的问题,一件事情连续做了七次,到了第八次,就可以称之为习惯了,这倒不是说你要去计算有多少顾客消费超过了八次,而是去思考每一位顾客为什么会第八次上门模拟的门店对他而言提供了什么好处,是方便,是便宜、还是服务好,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方喜欢你店里的感觉。

有人喜欢一家店是因为曾经在这里求婚或者偶遇,这家店从此有了纪念性,人毕竟是感性的动物,喜欢心灵触碰的温暖,我们总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存在。

回到现实,生意总还是要做的,你必须有建立起忠实顾客群。美甲店需求顾客数差异很大,便利店每天至少要四百人,书店至少是一百人,教培机构的上门率直接关系到转化率,洗衣店至少是五十人,到了精品店大概之剩下三十人了。

顾客上门了,但是只逛不买,相比那些顾客虽然不多,但是购买率更高的店,前者面临的问题会更严重,对于逛店型的从业者而言,要满足顾客逛的需求,又要兼顾买的行为。想象百货公司的一流,从化妆品专柜到化妆品加上女鞋专柜的摊位组合,对你的启发是什么?顾客已上门就要让他消费,而不是逛逛而已,顾客买东西永远都是越卖越起劲,一楼没买买二楼的机会也跟着降低。

说到这里,你可能注意到,我一直都在使用顾客这个词,而不是使用“消费者”,对于你来说,这两者有差异吗?对于别人可能没有,但是对于店铺经营者来说差别就非常大,是顾客重要还是消费者重要,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不存在都重要这个选项。

消费者泛指所有具备消费能力、决策权与消费需求的人,你会发现这个定义包含了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六岁小孩的全国人口。而顾客是指那些曾经来店消费、已经了解价位和服务水平,并且具有基本满意度的客人,也就是说他曾经或者已经是店里的主角之一,而并非是路人甲。

店面生意更需要通过数据推动精细化运营

有一些卖场的经营者会专门统计顾客入店之后停留的时间,如果今年平均是45分钟,而去年是38分钟,顾客的停留时间在延长,意味着门店的可逛性和吸引力在提升,反之则需要了解为什么顾客停留的时间变短了。

统计数据表明:顾客入店停留时间越长,消费金额也就越高,所有便利商店的暑假从加装封膜到欢迎翻阅,其中的改变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原则并不适用于餐饮行业,尤其是那种吃到饱或者单一价位的餐厅,其重视的是翻台率,反而鼓励顾客减少驻店时间。

无论你希望顾客停留的时间长短,都必须要有所作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结果,现在自助式餐厅就会采取预约制,并且限定用餐时间,让每一个餐台的翻台率保持在两次以上,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比如说西西弗书店,将书店和咖啡餐厅复合式经营,即是着眼于顾客卖出往往一逛就是一两个小时,又渴又累需要小憩片刻,或者赶上了用餐时间,两种营业有互补的效果,这种做法除了促进经营效率之外,也是一种业态的跨界创新。

以教培机构为例,真正创造价值的不是教室里的孩子,而是外面接送孩子的家长,你有没有给家长提供一个留下来的理由和环境,就决定了家长和你之间是否有足够的粘性,但是绝大部分的教培机构,能给家长提供的就是一把椅子。我们经常说升级,如果你的升级不能让顾客更多停留在你这里,那你的升级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所以,设定一个消费群体,具体描述出年龄、性别、背景和个性,甚至是生活习惯,然后再设计门店的风格、商品组合与服务,将这群消费者变成你的顾客,顾客上门之后还要进一步掌握他在店里的选购和消费,是否满足了需求,是否满意。

你有一群顾客,但是你是否真的知道他们是谁,所谓顾客基盘,即有多少顾客会经常消费,每家店对于经常消费的定义不同,因为消费频率不同,你可以天天上便利商店,但是你不会天天买衣服,所谓经常消费全体基本上要符合两个条件:一、第二次(含)上门,二、留下客户资料两个选项。

许多门店都会留下顾客数据,但是更需要知道的是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大部分的用途有两个,用来寄送DM或者生日贺卡,但是很少用来增加消费金额、提升消费频率和增进消费次数,这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有了管理软件 才会这么做,为什么很多企业总是能通过对于消费行为模式的了解,总是能抢得先机,就越是因为他们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从顾客中来,到顾客中去。

最后,从现在就开始统计你的门店每日平均的到店数、购买率,了解为什么顾客上门却没有消费的理由,并且创造出顾客资料的第三种用途。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