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维怎么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导语:如何学会批判性思维,让自己培养出独立的思考能力?
你有没有以下这些问题呢?
被动接受信息和知识,很少思考文章背后的逻辑结构;大凡遇到什么问题,不是自己思考,而是去问别人;接触的知识看似有很多,但总是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容易被煽动性的文章影响到自己情绪,失去理性判断;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就说明,你很可能缺失了独立思考的意识。
什么是“独立思考”的意识?
就是他们在人云亦云之前,会对此持有一种观望的态度;即便对于别人的观点,也会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他们通过深度的判断去辨别问题的真伪性,以此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看问题既深刻,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会轻易被别人的思维影响到自己。
美国经济学教授Neil Browne,在《学会提问》一书中说过:
“作为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回应,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一种方法是不管读到什么,还是听到什么,都一股脑地接受,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你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
很明显,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样一种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用锐利的目光去审视世间的纷纷扰扰。
然而,由于环境或者性格,甚至教育的原因,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会缺失了这种独立思考的意识而不自知。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杂乱而又未经证实的报道,一旦我们的跟随着这些文章的逻辑去思考,从而失去自己的判断,那我们就很容易成为别人的“棋子”,任人摆布。
为了让自己能在这个时代保持清晰的判断,我们就必须要给自己培养出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而以下这些特质,你最好要掌握。
你是否懂得合理地去质疑?很多人以为,所谓的“独立思考”,就是对一切事情都持有质疑的态度;不管别人说什么,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就对了。
其实,这并不是独立思考能力,而是另一种人云亦云的“价值判断”而已。
真正的质疑能力,首先你要懂得区分“事实”和“观点”(Facts and Opinions),然后再在这个基础做出判断和求证。这种能力的教育,外国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在做了。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呢?
例如:
棉花糖是甜的。(事实)
棉花糖很好吃。(观点)
小明个子很矮。(事实)
小明长得很帅。(观点)
可以看得出来,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而观点,就是人对外界的主观看法。
对于一个事实的判断,只有“真”和“假”两种方式;而对于观点的判断,你也只有“同意”和“反对”的选择。
所以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在你区分出内容的“事实”和“观点”之后,然后再用符合逻辑的方式,去分析这些观点是否基于事实做出来的判定;而这些事实,又是不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最重要的是,这两者,可不可以构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了。
好比一篇鸡汤文说,某某明星长得很帅,他对女朋友很专一,婚后生活也很幸福。然后以此得出结论,嫁人就要嫁给帅哥,他们比起丑男更专情用心。
当你看到这样的论断,又觉得身边的男朋友好像不是那么帅时,那你会不会被此影响到自己,从而怀疑男朋友对你的真心呢?
这个论断,看似是事实,其实这只不过是用事实包装出来的观点而已。前者的“事实”,也并非真的是“事实”,只是外界对于这对情侣行为的判断;他们是不是真的幸福,外人很难获知。
故此,这个“事实”无法成为给后者“观点”做论述的依据,这两者无法构成合理的逻辑关系。
因为无论是长得帅还是长得丑的人,当中都会有花心或者专一的人存在。这就导致这个论述,只是作者的个人看法而已,我们读者不能把它看成自己人生的指导法则。
具备重新判断的能力区分“事实”与“观点”,看似很容易,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尝试思考一下以下论述:
1,吃了感消康,感冒立刻消失,恢复健康。
2,社会的不公平因素,导致犯罪率不断上升。
3,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懂得活在当下。
这三句话,你能不能判断哪句话说的是事实,哪句话只是观点的表达?
有时候“事实”与“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区分开来,因为它们能够相互转化,甚至互相渗透,混淆视听。
好比“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懂得活在当下”这句话,前半句是事实还是观点呢?
你可以说它是事实,因为你要找出每个人不顺利的时刻,总能够找到;但同时它也是观点,因为你很难肯定,这个世界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生下来就各种好运,从来没有遇到低谷的时候。
再如“棉花糖是甜的”这句话,应该是事实了,不过我们怎么知道它就是事实呢?是不是得要每个人都吃上一口,才能够证明它是真的还是假呢?
当然无需这么繁琐,但但凡是“事实”的事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被证伪”。证明棉花糖是甜的方式有很多,“吃一口”就是其中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它都能够被拿去证明真假。
真的就是事实,假的就是非事实,就这么简单。
所以,“吃了感消康,感冒立刻消失,恢复健康”这句话,如果经过各种实验证明,吃了这种药物,感冒真的会立刻消失,那么它就是事实,否则,只是某个药商的推广说辞而已,我们参考听听就好。
同理,“社会的不公平因素,导致犯罪率不断上升”这句话,到底是事实还是观点呢?除非对方能够说明不公平的因素是什么,而这些因素又能不能证明到,是导致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否则这只是对方的一种观点。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获得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必须对“事实”和“观点”有一个判断能力。这个判断能力,就是找到问题可以证伪的地方,这也是独立思考其中一个特征。
这个判断能力怎么来的呢?
哈佛大学提倡出一套“独立意见分析法”的思考模式,就是属于独立思考的基础运用。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时,可以运用这个思考模式进行判断分析。
这个模式有六个步骤:
1,确认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
2,那些与问题相关而不明白的部分,能否被掌握;
3,哪些要点被忽略,会影响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
4,前提跟结论之间的推演,是否符合逻辑;
5,这个结论是否可以反复被证伪;
6,得出自己分析的意见;
这个思考模式的要领就是,在我们做到步骤1和5之前,我们是很难对事情做出合理的判断的。换言之,在我们还没有做到步骤1和5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对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可能你还不是很了解事实的全貌。
基于这个思考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懂得活在当下”这句话产生自己的判断了。
你认为这句话是事实,还是观点?如果是事实,你要怎么真伪?如果是观点,那么又是否同意呢?
留给你自己去判断。
拥有求真的意识当你能够运用上面这个思考模式,我相信你对于事情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得出判断后就完事了,从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子;宁愿成为“看客”,也不愿意靠自己去寻求真相。
当然,对于网络上很多无关痛痒的资讯,我们抱着娱乐的心态去对待就行,没必要花费时间去求真求证。
但对于一些跟我们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事情,或者一些影响到我们情绪的事情,我们就要保持独立思考的求真意识了。
求真意识的培养,是为了让我们不要顺着惯常的思维进行思考。
很多事情,我们看上去似乎就找到答案,而很可能这些答案往往比较片面,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求真的意识,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言语带节奏了。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我们会更加倾向于寻找支撑我们原先固有想法的证据,以此印证自己想法的合理性。这就是所谓的“预设立场”了。
例如你看不惯穿着性感的女生。然后有一天,有一个穿着比较性感的女生,因为乘坐出租车而被杀害。
基于你的“预设立场”,你很可能就会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之所以这个女生被杀害,就是因为她的衣着和言行,勾起了司机的色心,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这个女生也有一定的责任。
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说辞,很明显是不负责任的。你的“预设立场”,让你在这件事看到自己想看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相关的要素。
有“预设立场”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观点”,当成是“事实”那样去讲述。只有让自己保持求真意识,忽略自己的“预设立场”,你才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
在求真的过程当中,权威和经验往往是束缚我们的敌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委屈着这种当前的感觉,而是要坚持求真的态度,深入到核心的地方寻找真相。
所以以下这些步骤,你最好要做到:
第一,不要把目光放在事情的表面原因之上,要敢于深入内部,挖掘深层真相;
第二,消除依赖性思维,不要轻易依赖未经真实的信息,替代自己的思考;
第三,要有独立做事的信心,在依赖他人之前,先要做好独自解决问题的准备;
第四,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即便最后你还是认同别人的论断,也是你主动的结果;
当你有了这些独立思考的意识,你才能够真正做到独立思考。
养成独立的思考习惯由于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很容易就被他人的评价影响到自己。
所以当你面对别人的闲言闲语时,保持着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理性,而不会陷入负面情绪的烦恼当中。
例如你上司跟你说:“这两次的任务,交到你手上都能够按时完成,很好!”这是对事实的阐述。
但如果你上司:“这两次的任务,尽管都按时完成了,但我并不是很满意!”这就是观点的表达了,而这样的观点,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心情。
这时你就要想想,上司的不满意,是基于什么原因得出来的呢?你不要一开始就否定自己的能力,然后陷入自责的情绪当中。
就算这次任务做得不好,未必是你能力的问题,也许是你做出来的结果,无法达到上司的要求而已。如果你一开始就被这种主观评价影响到自己的思绪,接着又影响到你做事的方式,那么到头来“事实”也许就真的不好了。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我们要对别人的观点,保持理智的分析,在懂得区分“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从而减少自己出现“闹情绪”的心理。
所以时时刻刻,都不要懒于思考,从生活当中有意识地让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你才不会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判断,看问题会更加透彻和明白。
这就是独立思考的好处了。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