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龙泉古刹在哪里(古刹龙泉寺)

导语:【宝源十八奇】之 百年龙泉古刹的历史记忆

在赤水市宝源乡玉丰村二组,有座巍巍古刹——龙泉寺。

据周氏《汝南宗谱》载,明朝万历年间,最早来宝源(时称后溪沟)凿业的周氏族人,寻得一山顶,常涌一清泉,观四围山水,挺出钟灵毓秀,大有名堂,实足寺庙之基。于是,选此地修建一座家庙,就以此泉取名龙泉寺,山名起为永盛山。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几经沧桑,整座上、中、下三大殿、占地约两千平方米的建筑,至今仍巍峨耸立。

原三大殿及右面厢房,均供有泥塑石雕之菩萨、佛神像,上殿还塑供有周德等九位周氏先人真容,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周氏先祖周德生辰),族人聚集庙内,举行盛大祭典。直至解放前夕,庙内常年香火闪烁,灯火辉煌,香烟缭绕,钟鼓声不绝,香客不断,庙事兴旺。

解放后,经多次洗劫,原庙内菩萨、佛神像、周氏祖先真容及大部石木雕刻、铸钟等大量文物,已荡然无存。幸好左右厢房在土改时分给当地农民居住;大集体时,三大殿作生产队公屋使用,大集体和当地农民适时检盖房屋、撤换朽坏梁柱等,加之近年乡政府出资保护、维修,致使整座庙宇、三大殿堂建筑完整地保存下来。

来到宽阔古老的石狮坝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蔚为壮观的山门(大庙门)建筑。山门上方,“品”字形宝顶镶花砖额和宇顶宝剑及两端弧形龙脊,甚是轩昂;山门顶中央,镶嵌着一幅石帏,正中镌刻着“永盛山”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流畅,书刻技艺精良,帏下一排石雕人物,站坐奔走,骑马射箭,车水马龙,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山门左右各用一石雕狮头镶饰的石门枋上,镌刻一副楹联:“地静人稀俨然仙世界 水流云放如见古乾坤”,正是这里幽静风光的真实写照。与大山门左右对应的,有两道小山门,分别以精雕细琢之石门枋和扇形门楣构成的别致拱圆门。右门楣上书刻“轻风”二字,门枋上刻一联:“寺院有尘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左门楣上刻“淡云”二字,门枋上一联“漫道此间无鹿苑,从知是处有鸡园”。

山门前,石阶两侧坝内,一对雌雄大石狮,雄姿未减,似卫士踞守山门左右。

一进山门,威风凛凛的关公神像,高坐正中,关平、周仓两员大将伫立两旁。神像座台的前、左、右三方,均分别刻有极其精致的各种图腾。

山门里的左侧,竖有一块镌刻着流利的柳体文字的石碑,为《重修碑志》,其碑文曰:

“从来莫为,之前虽盛弗传,既为之后,有羙必彰。今龙泉寺囗自前人多囗年所囗厥,由来系周公、邹公施主,继有占文李公经理。世远年淹,李公即世,而庙宇……至道光九年,住持僧清叔弟文宣与子等,将寺内田土放佃,顶项银两租谷,俱已注簿交予弟兄经理。予再三推委,继有占文公之孙李应德及住持僧达本二人,共襄厥事。予弟兄等始为经理数年,以积凑微金。及戊戌岁相商议妥,将上下两廊殿宇均已培修及合殿神祇,俱皆装彩。至庚子岁,住持僧达本人与文宣李应德三人俱已不禄,予一人独力自任数载之间,积锱铢塑城隍库官、十殿朝王圣像,重建山门砖墙石功。虽非天竺可贤,咸与维新。自此,庙貌巍峨,神云赫赫,非特一人之光而庶士亦有庆焉。桑榆岁幕艰于经理,以今告成,爰将支存逐一勒石碑永垂不朽云,是序。

自己丑始自己酉止,历年支消培修数目:一、支顶首艮一百四十六两:一、接年修造装塑约共支钱六百四十九千二百四十文:一、经理首事张文华工匠食谷支八十七石三斗:一、借项;米、艮,石匠梁石林一百六十九两六钱六分钱,共九千四百文:一、住持僧悟伦和尚衣丹谷二百五十石一,剩钱一百五十七,张翼堂千三百九十文,剩饭谷四十四石五斗七升。大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阳月中浣吉旦立。”

从三殿步上二殿,殿前石栏壁上,花、草、虫、鱼、鸟、兽,各类浮雕图案,清晰可见;二殿上一殿的大天井内石栏壁上,一对石雕狮头嵌卧堂前;天井两旁厢房木雕花窗格外耀眼;三殿堂内,全系合抱大的大柱子,柱上均书刻有精湛的报对文。如:

一殿内:

殿前:

甘霜门开弘妙用能涵世界三千

青莲座涌军真如不染尘情半点

佛前

室慧剑断尘情祥光熠

慈航渡苦海法雨弥天

二殿内:

殿前:

举念时无欺了自己

到头处曾放过谁人

殿中:

九狱镇东方秉鉴阴阳昭报应

百神尊西域拳施祸福布张弛

三殿内:

殿中:

志存一统佐熙朝荡寇伏魔威灵歪振

数定三分扶汉炎伐吴讨魏辛苦备尝

殿后:

善恶不爽锚铢尔欲欺心神咋许

吉凶岂饶分寸君能昧已我难瞒

二殿正中,一尊高大的东隍菩萨、一殿内塑供有观音等10多尊菩萨、佛神,均系近年来当地行善人募资新塑供的,古庙焕新彩。最引人入胜的,是在三殿堂中,各存一对蟠龙石柱足。在直径六七十厘米的鼓形石墩上,分别镂空雕塑着剔透乖巧、形态各异的双龙戏珠图案。双龙腾跃,张牙舞爪,活灵活现。整座庙宇建筑技艺之精湛,足见一斑。

难得的是,殿内及两厢壁上,龙泉寺庙地界碑、修建、续建、重建寺庙的石、木刻碑文,还有部分依稀可见。

整座庙宇墙体,用大火砖砌成,四周墙面用直径约五六十厘米之大铁钉抓住,多数已被1958年“大炼钢铁”时取去“炼”掉,还有少数现存原样;原周姓人将庙建成后于明崇损未年专铸有口大铁钟,上记有后溪周王鲍及建庙史实,可惜也被“炼”掉了。

庙内外,大量使用的石料,全从几里外的山沟里用人工开凿搬运上庙的,足见先人们建庙之艰辛。为方便来往行人,还从河谷地带修建了一条直通古刹的石板路。

龙泉寺,有“龙”泉,而今,庙左后,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先人们建庙时发现的那股龙泉,后建一井,此井水曾供养了古时僧人、香客、游人,今时庙内数十口农家老少。

而今,宝源至龙泉寺公路早已通车,寺庙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香客和慕名前来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

本文内容由小森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