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及寓意(三月三日荠菜煮鸡蛋的来历)

导语:又是一年三月三,吃罢荠菜煮鸡蛋,到古诗词中过上巳节去

小启:

农历三月初三,传说为中华始祖黄帝的生日,也是中国民间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即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上巳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真可谓历史悠久。时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比如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节、广西三月三的民歌节。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咏词,留下了许多与三月三有关的名篇佳作。

吃罢可免一年头晕之病的荠菜煮鸡蛋,让热爱诗歌的我们呼朋引伴,一起到古诗词中过上巳节去。

白居易: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唐)白居易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最初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唐代时,上巳节已成为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

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三月”条载,唐朝时,皇帝在这天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礼。

白居易的这首《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正是描绘当年三月三曲江宴会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满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其在位期间唐朝曾出现短暂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永和代指王羲之等山阴 兰亭会。因其举行于东晋 永和九年,故称。

饶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诗:“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其诗意与白居易针尖对麦芒。

除了上面的诗外,有诗王美誉的白居易还写过一首《三月三日》,非常细心地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立体感很强的彩色画卷:“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而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元稹,曾经创作《酬乐天三月三日》:“旧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时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元稹这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风流才子,在三月三这个中国古代的情人节里,通过诗句追溯过往,感慨万千。元白好基友,可谓字字见真情。

贺铸: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梦江南(宋)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以四明狂客贺知章后裔自居的宋朝词人贺铸(1052——1125),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

然而贺铸人丑词美,他的作品“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这首写三月三的《梦江南》,即为佐证。

我们不妨一起穿越时空,进入贺铸词中的意境。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碧绿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水马龙,飞尘仆仆,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常常梦见的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唇齿留香。

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徐徐吹来,使人倍感惬意。

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而可怜的游子,何时能够回到故乡呢?

原本是明媚的三月三,在一贯婉约的宋词里,居然和九月九一样,被赋予了乡愁的涵义。

王微:寒沙日午雾犹含,萧瑟风光三月三。

忆江南(明)王微

寒沙日午雾犹含,萧瑟风光三月三。

扑地柳花新燕子,不由人不忆江南。

宋朝以后,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日渐式微,盛况不再。

明初时,阉猪匠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携大臣们一道春游,当时的京城南京热闹非凡,有史料为证:“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不过,更多的时候,三月三已经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才女的才情往往被无情扼杀。明朝的江南名JI王微(1600——1647),才华不输唐朝才女薛涛,时运不济堕入风尘的她,笔下的三月三,已然是“寒”与“萧瑟”这样的词汇。

犹如寒风中祈祷炭火,黑夜里呼唤黎明,女诗人在异地他乡的三月三虽然过得不如人意,但她仍然对地处江南的故乡扬州念念不忘,对故乡三月三的美景记忆犹新,心驰神往。

古人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在王微这首与三月三有关的诗中,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结:

每一个日升月落的早晨,每一个潮起潮落的黄昏,我和诗歌有个约会。

三月三,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节日,也是异彩纷呈的诗词大会。

世异时移,有的沧海桑田,有的亘古不变。一如历经千年风雨的三月三,也许内容有变,也许形式有改,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止步。

关注周文至今无一文,让生命中的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充满诗意,别有意义。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