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让思考点亮课堂(课堂思考的重要性)

导语:思考让课堂引导更具智慧

让思考点亮课堂(课堂思考的重要性)

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大家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起到示范、引导、提升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课堂也似乎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教师从教学设计初始就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然,我们必须为这种转变称赞。这种转变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更加灵活、更有技巧的课堂引导。若不然,课堂中就会出现下面的场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绞尽脑汁却不得其解。教师又不想喧宾夺主,也跟着焦急万分。到最后,教师实在没办法,只能“强出头”,生拉硬拽或者干脆把答案的要点告诉学生,勉强进行下一个环节。面对如此的课堂“症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联系文章,多读深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继续研读课文,很可能让学生产生更深的理解。所以,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再读几遍课文。如果这样仍无效果,教师的引导就应该更加“精准”——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具体语境读。比如,教师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追问:“课文中一共写到了伯父的两次‘笑’,这两次‘笑’一样吗?你从中有何体会?”教师如此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思考,理解人物的品质可能更加深刻。

小组合作,齐力探究。现在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普遍为教师所接受,但存在着滥用的现象,而且合作效果不佳,流于形式。我认为,问题有二:一是合作的时机不对,二是合作的方式也存在问题。以文中“笑谈碰壁”片段为例,在方法一的引导下,学生仍然理解不了的时候,教师不妨尝试小组合作的方式。不过,鉴于一般的小组合作总有“一人讲多人看”的现象,我推荐使用“坐庄法”。所谓“坐庄法”,就是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坐庄”,成员依次在组内发表观点,最后由组长总结发言。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人人参与,也更利于解决问题。如果小组讨论后还没有结果,教师就可以继续变换引导方式。

补充资源,助力思考。很多课文中确实存在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背景,鲁迅先生所说的“碰壁”就是别有深意的。在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上述引导方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时补充背景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积极乐观心态就变得容易些。当然,每篇课文可能需要提供给学生的辅助资料不同,这些资料可能是某个特殊的句式,也可能是其他的新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初始就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适时提供给学生。

倒推演绎,理由阐释。这可能是照应了文章开头学生“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的场面了。这种场面在教师进行了各种引导之后再出现,说明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与教师的“强出头”相比,使用倒推法是个更好的选择。比如,教师进行了一次次引导,但学生仍没有思路,这时候就告诉学生:“老师觉得在这里体现了鲁迅先生积极乐观的品格。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这里等于变换方式,让学生去论证这个“结果”。在论证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这也算无奈之中的一举两得了。

面对任何课堂症结,教师要做的都是潜心思考,然后予以解决。无论采取哪一种解决方式,都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都必须顺应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考才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