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糜子生长期多少天可以重茬种植吗)
导语:糜子种植技术模式,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糜子是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重要作物,为一年一熟制,也有采用间作套种的。当前糜子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人认为糜子是低产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压缩,管理粗放,单产不高;有些地区缺乏合理轮作倒茬制度,忽视培肥地力,糜子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品种单一,混杂退化,适应性差,影响产量,缺苗断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些地方缺苗达20%~30%,加之后期水、肥供应不足,不实小穗率达10%~20%。这就限制了糜子产量的迅速提高。为了发展糜子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除重视轮作倒茬、培肥地力、选用优良品种外,在栽培技术上还要因地制宜,抓好以下各项措施。一、品种选择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选用抗逆性较强、耐瘠薄、抗倒伏高产品种,主要有宁糜10号、宁糜14号、宁糜17号、宁糜19号、固糜21号等。
二、精耕细作,整地保墒避免重、迎茬种植。春播前精细整地,达到平、匀、净、细,上虚下实,有利于防旱保墒抓全苗。一般可提高保苗率15%~20%。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糜子一般在土壤湿度70%,10cm土层温度达到12℃时即可播种。当地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播种前晒种2天后,用盐水选种,机械开沟施肥条播,播后覆土3~5cm,然后镇压保住墒情。每亩用种量1.5kg左右。
四、重施基肥,分期追肥对于瘠薄地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有显著增产作用。一般每亩施农家肥3t,普通过磷酸钙50kg,尿素10kg,为防倒伏可增施一些草木灰。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2.5kg做种肥。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配合根外追肥。糜子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时,每亩追施尿素5~7kg,第二次追肥在抽穗前,每亩施5kg尿素和5kg硫酸钾。抽穗后有脱肥现象时,还要追施第三次肥。
五、田间管理糜子幼芽顶土力弱,出苗前遇雨常造成土壤板结,出苗困难。因此,必须破除板结,以利幼芽出土。一般可用轻耙及时耙地疏松表土。在糜子幼苗2~4片叶时压1~2次青苗,培育壮根、壮苗。糜子中耕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中耕在幼苗5片叶时进行。要结合间苗中耕,深5~6cm,彻底清除杂草。经过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深8~10cm,锄净行株间的杂草及野糜子,第三次中耕要在抽穗前进行,可根据田间杂草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并注意适当浅锄,避免伤根。
六、病虫害防治糜子的病害主要是散黑穗病,虫害主要是糜子吸浆虫、粟凹胫跳甲等。
防治散黑穗病,要轮作换茬和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抗病品种和采用药剂拌种。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有良好效果。
防治吸浆虫(黍蚊),在抽穗始期和抽穗期各喷一次4.5%高效氯氰菊酯50亳升/亩~100亳升/亩。防治粟凹胫跳甲苗期可用2.5%敌百虫粉剂喷雾,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亳升/亩~100亳升/亩喷雾。
七、适时收获糜子上部、中部、下部籽粒成熟期不一致,生产上要根据其生长情况适期收获。收获过早往往增加青粒的比例,降低粒重;过晚又会造成上部先熟籽粒的脱落。一般9月上旬,当田中大部分糜子穗子、籽粒坚硬、种皮青色消失并现光泽,颖壳黄白色,叶片、茎秆分别为浅绿色、绿色时收获较佳。当穗基部籽粒可用指甲划破,籽粒变硬,稃皮变黄,要立即收获。糜子收割后一般在田间晾晒,糜堆不宜过大,防止发热霉烂或阴雨造成损失。晾晒1周后,立即趁湿进行脱粒,过分干燥,外颖壳难以去除。
本文内容由小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