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鲃肺汤的做法(苏州木渎石家饭店的鲃肺汤)
导语:苏州 木渎的鲃肺汤,给个赞!
诗意的生活不在远方,
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里。
木渎古镇离苏州市区很近,近得不分你我。清乾隆二十四年宫廷画师徐扬绘制的《姑苏繁华图》,木渎的画面占了近二分之一。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来木渎,下榻在虹饮山房,以致这座园林建筑又被称为乾隆的民间行宫。
虹饮山房曾为过乾隆唱戏的戏台
距虹饮山房不远,有一家著名的老餐馆叫石家饭店,乾隆不仅在这里吃过美食,还自以为是地命名了一道菜——鲃肺汤,实为斑肝汤,至今它还被将错就错地叫着。
石家饭店门面挺大,开始我以为要预订,进来一看,生意并不兴隆,餐桌和餐具亦普普通通,看起来像日薄西山的国营餐馆。这家曾经被乾隆皇帝和无数商贾名流光顾过的名店,惟有菜谱上图文并茂的十大名菜,让我找到它“名满江南”的蛛丝马迹。一口气点了鲃肺汤、三虾豆腐、石家酱方和鸡油菜心,十大名菜被我圈了四样。
石家饭店
鲃肺汤是石家饭店的看家好菜,要特别多说几句。产于太湖的鲃鱼状似河豚,受惊吓时腹部会如球鼓起,不过别害怕,无毒。因其背部有青灰色斑点,当地人又叫它“斑鱼”。估计石家饭店老板的苏州口音太重,乾隆错将斑鱼听成鲃鱼了。鲃鱼的肝很大,占据了鱼身的大半空间。做成汤后,轻飘飘地浮在上面,形状像动物的肺。中国皇帝曾干过指鹿为马的事儿,指肝为肺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错。当然,鲃肺汤之所以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因为它鲜香肥嫩,口感与众不同,堪称鱼中尤物。
鲃肺汤
一条鲃鱼能用来做汤的,只有一个肝两片肉,加入鲜菇、嫩笋、火腿,以鸡汤烧制而成。汤清味鲜,颇为夺目夺心。鲃肺汤是季节性的佳肴,通常只能在秋桂开花到春节才能吃到。我来木渎时恰逢秋天,算是有口福的。像我一样有口福的还有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他比我早来了80多年,这位老饕有点乾隆气度,吃高兴了还喜欢赋诗题字。“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诗写得也像乾隆,有打油诗的风范,真情犹如汤清味鲜,无须打假。凡是品尝过石家鲃肺汤的人,都会感念创造了这道名菜的石家厨师。
好厨师有两大特征:一是追求原创性,二是精益求精。石家厨师做的三虾豆腐别有风采,将太湖白虾的虾籽、虾肉、虾脑拆出来烩豆腐,将香嫩融为一体,吃起来没有人不叫好;石家酱方其实就是一块红烧肉,居然也被做得酱浓肉酥,外皮入口即化,里面的肉质丝丝缕缕,香气袭人;连很普通的菜心,一到石家厨师的手上,采用鸡油精心清炒,风味竟也撩人起来。由此可见,做菜如做人,若不在细节上千锤百炼,要想成名恐怕是没有希望的。
石家酱方
我作别苏州之前,随手翻阅了在观前街新华书店购得的一本书,读到乾隆的《江南意》一诗:“吴越山川掩画中,传闻争艳亦如此。吟诗好景说江南,湖光岚色资新探。”不禁惭愧,自己这几天留恋于姑苏美食,也漫游了几处园林,却丝毫没有写诗抒怀的冲动。看来要步乾隆之后尘,还有许多功课要做。治国就不学了,指肝为肺也不学了,就学他在美景前出口成章,自娱自乐吧。
本文内容由小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