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殿阁类木构建筑有哪几种平面类型(古代木质阁楼)
导语:中国古建之殿堂式、厅堂式、楼阁式木架结构解析
宋《营造法式》涉及的官式建筑主要以抬梁式为主,而最常见的抬梁式木构架有两种:一种是殿堂式,一种是厅堂式。至于楼阁式,可以看作是以上两种的叠加及衍变。
殿堂式与厅堂式
楼阁式
为什么要强调宋代的《营造法式》?因为宋代与后期的明清木构建筑称谓有所区别,比如宋代的“斗拱铺作”清代称为“斗科”;又如宋代大木作梁架结构的殿堂、厅堂式,清代归类为大木大式、大木小式;再如宋代的架椽、椽栿清代称之为步架、步梁等等。
典型的殿堂式木架构
为避免概念认知的混淆、便于理解,统一采用宋式称谓。古建的精华在于结构,但通常也是最枯燥晦涩难以理解的部分,以下尽可能避开繁杂的结构术语,仅作通俗极简的说明。
01 殿堂式木架构
殿堂木作三层式架构拆分
先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殿堂式木架构的三个结构层次,即屋架层、铺作层及柱网层。所以对照它的定义不难理解:它是一种层叠构架,也就是由几种层次分明的木构部分在垂直空间依次叠加。
殿堂木作分层结构剖面示意
【殿堂式】太和殿梁架结构图
太和殿内部空间结构
【殿堂式】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梁架结构图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结构测绘图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内部空间结构
【殿堂式】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梁架结构图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内部空间结构
【柱网层】 柱网层由外檐柱和屋内柱组成,外檐柱与屋内柱同高,各柱柱头之间以阑额联结,柱脚之间以地袱联结,柱网规整符合殿式地盘分槽(“槽”的概念下面会提到)。
【铺作层】 铺作层由搁置在外檐柱和屋内柱柱网之上的铺作组成,铺作之间由柱头方、明乳栿等拉结,形成稳固的水平网架,它起到保持构架整体稳定和均匀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栱的结构机能在这里发挥得最为充分。
【屋架层】 屋架层由层层草栿、矮柱、蜀柱架立。明栿以上为承重的草架系统,如隐入天花板之上不可见,加工亦可粗糙稍加刨削即可,明露则需加工规整。
柱网的排列布局是建筑平面极其的重要部分,这里绕不开《营造法式》中的分槽制的概念。所谓“槽”,说白了就是柱网平面布局形式,它的形式决定了建筑平面及空间区划。它主要有分心槽、单槽、双槽、金厢斗底槽等几种布局形式。
《营造法式》中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
分心槽,又称为分心斗底槽,就是采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的做法,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独乐寺山门平、剖面
单槽,即采用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例如山西晋祠圣母殿。
山西晋祠圣母殿平立剖结构
双槽,即采用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例如故宫太和殿。
故宫太和殿“双槽”地盘分槽
金厢斗底槽,外柱与内柱及铺作层圈成平面“回”字型,将殿堂空间划分为内外两部分,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应县木塔等。
02 厅堂式木架构
【厅堂式】福州华林寺梁架结构图
福州华林寺大殿内部结构
先上图,让我们大致了解厅堂式木架构的特点。图中可以发现其内外柱不等高,内柱随屋面升起;斗拱也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形成不了一个自然层面,因此没有铺作层和天花;最关键的是梁架中间分缝,并非采用整根梁横跨。以上构成了它与殿堂式水平分层做法最本质的区别,所以它的特点是:做法大为简化、空间相对小、用材少、造价低。
【厅堂式】宁波保国寺大殿梁架结构图
宁波保国寺大殿内部结构
厅堂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做法比较灵活,不必规定地盘分槽形式。各缝梁架只要椽长、椽数、步架相等,内柱的位置、数量和梁栿的长短可以不同,可适应减柱、移柱等灵活的柱网布置。
【厅堂式】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殿梁架结构
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殿内部结构
【厅堂式】山西五台县南禅寺梁架结构图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内部结构
较之殿堂式,厅堂式的等级显然次之。如果你从建筑外观无法区分,不妨走进去一探:抬头一看,如果室内不施天花,作彻上明造,梁架暴露,不分明袱和草袱,八成就是厅堂式;再结合梁架特点予以分析,基本可以断定。
03 楼阁式木架构
楼阁式木架构总体上可分为殿堂式层叠构架(殿阁型)和厅堂式混合构架(堂阁型)两种,其结构形式依旧为两者的延伸。那楼阁建筑层与层之间结构是如何联系的呢?
【殿阁型】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梁架结构图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内部结构
早期的木构楼阁一般上下层都要通过平坐层,在室内承托楼板,在室外形成挑台,可供登临远眺。有的平坐层在室内仅作为暗层,只起结构作用,不作为空间使用,多层只是单层建筑的重叠。楼阁的每一层相当于单层柱架上坐一个“平坐层”,“平坐层”作为上一层的“台基”,再在其上复建一层,形成层叠式楼阁。例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
【殿阁型】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立面剖面结构图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剖面结构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内部结构
而作为上下层柱网与铺作层衔接的“叉柱造”,则是宋代楼阁构建连接的主流手段。《营造法式》对另一种“缠柱造”仅为提及,非这一时期主流,在此略过。
【堂阁型】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结构剖面及测绘图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内部结构
所谓“叉柱造”,即楼阁式建筑中,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坐铺作枋中心,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叉柱造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整个构架的稳定性。但叉柱造通过竖向的柔性衔接,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弱,柱位易位移及倾斜,这无疑成为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致命的缺陷。
叉柱造,上层柱部分内收
值得一提的是,至元明以后,为加强楼阁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多取消叉柱造及暗层,改用“通柱造”的做法。即直接将上层檐柱落地,上下层结构趋于整体化,这无疑是最稳固的形式。这种演变趋势体现了古代楼阁式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整体框架结构”的概念初步形成。例如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普宁寺大乘之阁,便是采用了“通柱造”,柱子直通第三层檐下,算是结构性的改良。
【采用通柱造改良型】普宁寺大乘之阁内景及梁架结构示意
本文内容由小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