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产
王阳明为什么提出心学(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的源头)
导语:王阳明心学问答16:为何说心学就在日用平常?何为必有事焉?
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可以分为有事,无事两种状态,我们分别加以讨论:
有事时:
儒家的“主敬”功夫,阳明先生说主敬,就是专一,一就是天理
修道就是从日用平常小事开始,做什么事,就专心做这件事,不分心,把这件事做彻底。
比如:你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感受菜香、米香;不要边吃饭边看手机,三心二意。
工作时专心工作,不要偷懒打混;
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就专心辅导,不要一边辅导一边看手机聊天。
但需要强调一点,这里的专注,必须是正当的、合乎天理的事。
比如:骗子一门心思研究骗人,这不是主一,
喝酒时已经喝的差不多了,还继续放纵豪饮,这不是主一,这是“逐物”,追逐物欲。
上面说的这些是有事时的状态,下面说说空闲无事时,该如何修习。
我们先来看曾国藩十二条日课第一条:
主敬,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阳明先生说: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
无事时,我们也不要胡思乱想,可以回顾一下当天所处理的事,有哪些是按良知指引处理的,有哪些是掺杂私欲处理的。按照良知做的事情,我们要自我肯定,自我表扬,这就是种善。
按照私欲处理的事情,我们要自我检讨,反省,认清自己的真实想法,下次遇事时避免。
遵循上面的方法,不管你是有事、无事都能一心在天理上,这就是孟子的“必有事焉”。
《心学》并非高深莫测,而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学问,关键在于人是否实修。
《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如果修习一门学问,逐渐疏远了人群,就不能称为道。
本文内容由小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