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工厂(小时候玩的工人游戏叫什么名字)
导语:儿时的小工体验
儿时的小工体验
孙勇
儿时我们说的做小工,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现在的农民工。
现在,农民工已是中国基建的主力军。其实,在我的家乡,很早就存在这个工种。只是那时不叫农民工。我们那时叫就地临时打工,也叫小工。
在我的家乡湖北监利县城。五六十年代,那时毕竟每户参加工作的人不多,双职工家的人少。家里大多是家庭妇女当家。而每家孩子又多,只有一个人工作并不能完全养家。于是,家庭妇女或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出来做小工来补贴家用。
一般常年有小工做的单位有县糕点厂,天天包糖,包饼干,鸡蛋糕。天天有事干。此外,土产公司,药材公司,粮管所,棉花公司,米厂,蛋厂,机瓦厂。基本上常年都可做小工。还有各单位基建做新房也是需要小工的。反正每个小工日工资统一为1.5元,不要小看这1.5元。那时一家之主的月工资也才三十多元。可养活五口之家。如每天做小工收入1.5元。一个月就有45元。巳超过拿工资的人了。
当然,双职工的家庭子女一般不去做小工。毕竟小工两个字说出来觉得是不太体面,是出苦力的。而且骄生惯养的孩子做小工也做不来。
我们家父母都是双职工。我们也基本上不用去做小工。但不少亲戚,邻居的孩子利用寒,暑假做小工的不少,看到他们每天领工钱时很是心痒。所以,我一直想做一次小工试试,对此有一种新奇感。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县民主小学做新教室。我的舅妈当时在民主小学当老师。我就央求我舅妈,要她去和管后勤基建的付校长说了。我以家属的名义去做一星期小工。小工是要扎扎实实做事的,不管你是家属还是小孩。每块砖头,每桶水泥,你都是要用双手搬到脚手架上去的。第一天,我双手就磨起了水泡和血泡。脚也不小心让砖块砸伤了皮。果然,这1.5元真是拿得不那么浪漫。高強度工作一时让我受不了。一度想打退堂鼓。舅妈说,讲好做小工一星期的,人家把你作指望了的,你这时不干了,人家又去哪里找人呢?沒法,我只好继续把这1.5元领下去。
幸好接着越做越熟练了。基建小工杂事多,和灰,上砖,挑水,挑沙,挑土,上桶子,洗石灰。第一天,就把新手套用破了。那天太阳大,出汗多。一天只怕喝了平常三天的茶水,还觉得口很干。过早后就开始干活,那天抢工,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真的不止八小时,回家一洗,就已经睁不开眼了。一个累字,体会到了所有做小工者的不易和艰辛。七天小工做完后,领了10.5元,那是我人生中自食其力的第一桶金。代价是肩膀是红肿的,手上是有水泡的。脸是晒的黑黑的,饭量是比以前看涨的。
后来,一个同学又介绍我到公路段去修了几天公路。主要是挑土,挑砖块,挑石块填路。干活是比做基建小工轻松一些,但拖拉机把你拉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荒僻公路上,风大灰多,来回颠波。也让人够呛的。
以后,还陆续参与过编芦席,打连子,晒粮食,捆筷子,蛋厂择蛋,割马草等做小工的事。蛋厂择蛋的事最浪漫的,摔破的皮蛋一般都饱了我们的口福。驾轻就熟。小工是越做越熟练。有劳动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喜悦。劳动很辛苦,但也有快乐。苦中有乐!虽然我们做的是小工,劳动为我们的生活贴补了家用。但却实实在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建设工地添砖加了瓦。
千万个小工撑起了当时的经济繁荣。为当时的社会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因为我们当时做过小工。所以我们很小就懂得了干难辛苦。早早告别了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生活。知道了生活不易,劳动光荣的道理。我就是最早农民工的一员。所以我对现在的农民工群体有着天然的理解和感情!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