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刮骨钢刀下一句是什么(色是刮骨的钢刀酒是穿肠的毒药全文)
导语:俗语“色是刮骨钢刀”下一句其实更有哲理,不少人还没理解
我国有一个成语,出处来自《诗经》,叫做“一唱一和”,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唱起来后,另一个人应声附和跟着唱,形容两人配合默契。
古代文人在聚会和吟诗作对时,常常喜欢干这种事,某人先吟诗一首,其他人顺应意思跟着和诗,把一唱一和展现得别开生面。谁若和得好,会得到大家的鼓掌和景仰,虚荣心会得到很大满足。
古人娱乐
“色是刮骨钢刀,无色人断路稀”这句俗语恰恰就是一唱一和后的产物。其意思是用辩证法来看待“色”的,色如同钢刀一样可以毁灭一个人,沉迷女色的人都不会得到善终。但是,世间不能没有色,如果人人都去吃斋念佛,清心寡欲的话,就没有人传宗接代了,国家人口的增长会越来越少,甚至发生绝种的情况,社会各项的生产和建设就不能进行下去。
可见,后一句更有哲理性,把“色”的影响和作用上升到了安邦治国,跟整个人类社会相关联的层面,凸显了看待问题高瞻远瞩的智慧。
苏轼与佛印
这两句话的历史渊源实际上跟北宋年间四个著名人物有关。
大文豪苏轼(1037年——1101年)平常喜欢跟好朋友、禅师佛印(1032年——1098年)在一起品茶论道。某次,正当他们在大相国寺喝得兴致颇高时,佛印突然诗兴大发,吟诗一首: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顺便把这首诗一边吟唱一边写在了墙上。佛印作这首诗,既是对自己处境的真实写照,又体现了他对红尘中人的担忧。
酒色财气
苏轼捻着胡须,细细观赏,觉得老朋友的文采和书法都不错,就暗暗发誓,我苏东坡以诗词和书法著称于世,怎么能输给一个佛门中人,随即,他提起毛笔和诗一首: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同样写得龙飞凤舞,文采飞扬。他以红尘中人豁达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
大约几日后,王安石(1021年——1086年)陪同上级领导宋神宗(1048年——1085年)来大相国寺烧香拜佛,无意中看到了佛印和苏轼的诗作。宋神宗读完墙上的两首诗后,又看了王安石一眼,说:王文公啊,他们两人的诗,你怎么看?
王安石
王安石捋了一把胡须,眉宇间顿时舒展,随口吟道: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王安石很聪明,到底是懂政治的人,立马联想到了国计民生。
宋神宗呵呵一笑,大声说:文公好文采,好文采!待朕也和一首。
宋神宗
宋神宗皱起眉头,徘徊几圈后,终于停下来,大声诵到: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宋神宗作为一国之君,考虑得更多,从各个角度把前三人的诗作巧妙地串起来,变成了那首著名的《酒色财气歌》,一直被流传到了今天,以深入浅出的言辞,告诉了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把握得好,会利国利民,否则,会祸国殃民。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