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冷却的办法(何为冷却修正)

导语:语文学习方法之冷却式修改法

冷却的办法(何为冷却修正)

写作时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文章写完,尽最大努力予以修改,到了自以为无法再改的地步,但过了几天拿出来看,又会发现新问题,觉得有不少地方可以修改。于是,人们就故意把写完的文章暂且搁置一边,同时,继续搜集材料,整理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再行修改。我们称这种修改法为冷却式修改法。

马克思在修改《资本论》第一卷时,用过这种修改法。当他着手整理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机械的使用和劳动的分工等章节时,出现了新问题,马克思就停下笔,参加实践,重新研究,直到完全解决问题才动笔补充手稿。著名作家马识途、科普作家叶永烈也曾使用这种方法修改作品。综合他们以及其他人的做法,本法的要点可以归纳为:

一、把写完的文章放下来,让自己从刚写完后的“一种得意的心情”中跳出来。(叶永烈语)

二、“忘掉它,只顾自己去认真地工作和生活;又不忘掉它,隔些日子,拿出来再看一看,想一想。”(马识途语)

三、在“冷处理”的同时,读书学习,深入生活,掌握大量的修改文章所必需的资料。

四、对这些记下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提炼出高于原稿的认识、思想。

五、将新的认识和思想同原稿相对照,确认主题、结构需要修正的部分和其它需要增删改换的地方。

六、按既定方案着手修改。

七、再一次“放一放、改一改”,也可以进行若干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种修改法的长处是:能使写作者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地,开拓思路,深化理解,更好地提高文章的质量。由于长时间的写作,初步修改使大脑皮层从极度兴奋转入暂时抑制,或者由于观察不细、材料不足,或者由于思考不深、文章内在联系不明等原因,至使修改无法继续进行。在这时,如能充分利用“冷却”时间,就能寻求适当途径,对症下药,改好文章。

掌握这种修改法的关键在于“冷却”时要竭力做好材料搜集、思想整理、认识升华等工作,为修改创造必需的条件。如果把“冷却”与置之脑后、弃之不理划上等号,那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冷却式修改法。因此,一定要做到既“忘掉它”,“又不忘掉它”

至于“冷却”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则因人而异。如文章比较长,或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冷却”时间可长一点,次数可多一点;反之,则短一点,少一点。其它,则以此类推。

这种修改法不适用于应试作文和课堂限时作文的修改;最适用于平时练笔的习作。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