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为什么孩子会特别粘着妈妈做好5件事儿呢(孩子为什么黏着妈妈)

导语:为什么孩子会特别粘着妈妈?做好5件事儿,消除孩子的粘人行为

“妈,我走了。”

“快走吧,孩子自己玩呢。”

“我跟孩子说一声。”

“跟她说你还能走吗?”

妈妈悄悄地关上门,走了。

这样的对话熟悉不熟悉?

3岁前,父母为了不让宝宝哭闹,不跟宝宝打招呼直接离开,等宝宝发现父母“不见了”时,就会产生恐慌、害怕的心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安全感缺失。

当妈妈再次出现的时候,孩子很开心的同时,也害怕妈妈再次“消失”。孩子表现的行为,就是越来越粘着妈妈。所以,孩子粘着妈妈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孩子的安全感不够造成的。

另一种让宝宝缺失安全感的行为是:用言语“吓”宝宝。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理你了。”“你要是……,妈妈不管你、妈妈不爱你、妈妈不喜欢你……”

为了让宝宝快速安静下来,这样的话很多家长可能没少说。

孩子缺少安全感,还有哪些表现呢?

✔睡不踏实。睡觉总是无意识地摸摸妈妈在不在身边。摸到妈妈继续睡,没摸到妈妈就会转醒,哭闹。

✔孩子有严重地恋物情况。不论白天还是晚上,总是喜欢怀里抱个玩偶。

✔特别认生。遇到陌生人,或者带孩子去陌生的环境,孩子总是往大人的身后躲。

✔不敢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同龄的孩子共处一个环境,很容易玩到一起去。但是有的家长会发现,有的孩子想一起玩,却不敢上前,更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

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其次就是心理需求,也就是安全感。

如果跳过安全需求,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很难实现的。相反,如果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够寻找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三岁前是父母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年龄段。一旦安全感缺失,想要再次建立良好的安全感,父母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弥补。

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可以做的5件事儿

(1) 减少分离焦虑

当父母外出工作办事必须要离开宝宝的视线时,诚恳地告诉宝宝自己要离开多久,什么时候回来。不能因为宝宝小,或者不让宝宝在分离时哭闹,父母就跳过这个步骤。同时父母要说到做到,在约定的时间内回来。

在幼儿早期的安全感建立过程中,妈妈还可以通过“约定离开”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比方说,妈妈跟宝宝说“妈妈离开1分钟”(可以告诉宝宝观察秒针,转一圈妈妈就回来了)一分钟后妈妈如实“回来”。培养亲子之间的信任,逐渐建立起宝宝的安全壁垒。

(2) 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玩游戏

0-3岁的宝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探索。抠抠这、捅捅那。很多大人因为担心伤着孩子,就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碰。在这样的环境下游戏,孩子内心也是焦灼的。

与其担心孩子受伤,不如把危险的东西收起来,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放松的游戏。

(3) 不说破坏安全感的话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再哭,我就让警察抓你。”

小孩子还分不清楚大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威胁的话。但是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恐惧不安。同时,孩子也会当真。既然强硬的态度和威胁的话,大人已经尝试,结果证明它并不好使,为什么不试试“同理心”呢?

“妈妈知道你想……妈妈不同意,让你很难过。”“伤心难过的时候,哭是很正常的。妈妈陪着你。”

虽然宝宝也会哭,但是有妈妈的陪伴,宝宝的哭声会逐渐减小,慢慢停止。

(4) 看护人尽量保持不变

很多妈妈喂养宝宝到6个月,或者1周岁,返回职场。让老人帮忙带宝宝。如果一开始就是由妈妈和长辈共同照看宝宝的话还好,宝宝只需要适应妈妈的离开。

如果开始是由妈妈自己带。妈妈工作后,再由长辈带着。那宝宝不仅要适应妈妈的离开,还要适应“陌生”的养护人。这个过程中,宝宝可能就会出现分离焦虑。需要关注一下孩子的身心发展。

(5) 婴儿时期多做抚触、多陪伴

抚触,是一件很亲密的事情。婴儿时期,多给宝宝抚触,可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

记得二宝刚出生的时候,爸爸给宝宝抚触。那时候宝宝四肢用力,并不配合。一周后,宝宝似乎掌握了抚触的节奏,抚触也顺利了。有爸爸陪伴,妈妈外出也没关系。现在孩子三岁多,孩子和爸爸的亲密,并不亚于与妈妈的。爸爸给予的安全感,在陪伴中无声地建立了起来。

小结:当父母发现孩子粘人的时候,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是否给足了孩子的安全感。再思考如何应变。想成为优秀的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本文内容由小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