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如何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性呢(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是什么)

导语:如何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性?

干旱是植物经常遭受到的一种逆境,全世界总耕地面积中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43%。由此造成产量的减少超过所有自然灾害的总和,因此干旱是最大的全球性自然灾害。

在我国约有48%的土地面积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带,其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1.9%,这些地区正是我国北方的旱地农业区,其生产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呢?选育抗旱品种是提高作物抗旱性最根本的途径,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抗旱锻炼

在种子萌发期成幼苗期进行适度的干旱处理,使植物在生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强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例如将吸水24小时的种子在20℃下萌发,然后令其风干,反复3次后播种。经过这种锻炼的植株,原生质弹性、黏度和保水性均有提高。

我国农民在玉米、棉花、谷子等作物的栽培中,采用“蹲苗”法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即在作物的苗期给予适度的缺水处理,起到促下(根系)控上(抑制地上部分)的作用。经过蹲苗的作物根系发达,体内干物质积累较多,叶片保水能力强,从而提高了抗旱性。

合理使用肥料

合理使用磷、钾,适当控制氮肥,可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磷能促进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增强抗旱能力。钾肥能改善作物的糖代谢,促进气孔开放,有利于光合作用。

可使用植物免疫蛋白灌根或喷施,增强植物免疫力。

近年来应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CCC)、多效唑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生长延缓剂能抑制茎叶生长,增大根冠比,相对减少地上部分蒸腾量,推迟植物的衰老。抗蒸腾剂包括薄膜性物质、反光剂、气孔抑制剂、气孔阻塞剂四类。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也是植物自然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和繁育,许多植物不能在北方或高寒地区生存,就是由于低温环境的限制。

农林生产中提高植物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不外乎从提高植物自身抗寒性和改变植物生长小气候两个方面着手。

抗寒锻炼

植物的抗寒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性状,也不是骤然形成的,只有经适当的低温过程,使植物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才能获得较强的抗寒性。因此,可用人工或自然的方法,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的低温处理,提高其抗寒性。经过抗寒锻炼后,使植物的抗性增强。

化学控制

植物激素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植物生长调剂处理植物,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生长延缓剂AMO-1618、多效唑广泛用于果树,使其矮化,促进花势分化。同时这些生长延缓剂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提高树木的抗寒性。用矮壮素(CCC)、多效唑等生长延缓剂处理小麦、水稻、油菜等以提高其抗寒性也已在生产上应用。树木只有经历秋季的短日照后,才能获得较强的抗寒性。

其他农业措施

除选育抗寒品种外,许多农业措施也能适当提高植物抗寒性。播种、培土、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厩肥和绿肥压青,能提高越冬和早春作物的土壤温度,保护植物抵御寒害。在寒流霜冻来临之前,采用熏烟、冬灌、盖草等都可起到保护植物、预防寒害的作用。此外,采用塑料薄膜苗床、地膜覆盖对保护春播作物抵御早春寒流有很好的效果,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

所以,好好呵护作物,来年才能更高产!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