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先对焦再构图还是先构图再对焦(先对焦后构图怎么操作)

导语:先对焦后构图,有问题?先构图后对焦,更好么?你会选择哪个?

我们在日常摄影中,按下快门开启曝光之前,有两项必须完成的工作,那就是对焦和构图。你有没有考虑过谁前谁后呢?哪种方式更好呢?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人争论这个问题,小梦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都习惯于"先对焦后构图",这是为什么呢?一、历史原因。在胶片时代,那时候的胶片机主要依靠的是裂像或黄斑对焦,简单来说主要依靠中间的那点来对焦。如果先构好图了,想要拍摄的主体可能都不在中间了,那么就很难完成对焦。进入数码时代,最初单反的对焦点也不多,9点或者11点。而且对焦点覆盖的区域很集中,边缘都没有覆盖到。重点是画面最中心的那个对焦点的对焦精度才相对可靠。或许当你构好图,需要的位置没对焦点,或者边缘对焦精度也差。倒不如直接用最中间的点对焦了。二、方便快捷。尤其是你手持相机拍摄的时候,抓拍一些运动的主体,比如运动员啊或者野生动物什么的。如果你采用先构图的方式,可能当你构好图再去对焦的时候,主体已经偏离了画面。而先对焦的方式能够把整个拍摄时间缩短。三、习惯问题。很多摄影老法师因为历史习惯也是这么教育新人的。另外你半按快门的瞬间,滴的一声是对焦,也使得许多刚拿到相机的新手都习惯于先对焦。

那么这种方式不是挺好的么?有问题么?说了这么多优点,其实这种方式的确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叫"余弦误差"。当先对焦完成后,再去构图。你相机自身所发生的变动,会导致实际焦点变化而虚焦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光圈景深很浅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反之使用小光圈的时候,这种"误差"基本可以被包容,看不出来什么。所以在使用大光圈拍摄的时候,要谨慎使用这种方式拍摄。

接着我们来说一说"先构图"这种方式。为什么这种方式可以兴起呢?首先相机的更新换代之后,现在对焦点越来越多,而且分布越来越广了,更重要的是对焦点精度都普遍提高了。所以哪怕是你构图完成之后,也能够找到可以利用的对焦点,并且快速准确的完成对焦。其次是解决了"余弦误差"这个问题,尤其大光圈下的情况。很好理解啊,因为是后对焦,机身不会发生移动,自然不会产生误差呀。另外在使用三脚架的时候拍摄风光或是微距的时候,也建议使用这个方式,更为方便。甚至包括拍人像的时候,搭配索尼的"眼控对焦"功能会更加实用。是不是这种方式更好呢?确实!但是对你机身是有要求的:必须对焦点够多,覆盖范围还够广,对焦精度也必须有保障。另外就是选择对焦点的速度要足够快啦。

总而言之,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需要大家根据自身的机身硬件条件以及所要拍摄的主体而灵活决定使用!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