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采取消极的态度有(提出解决消极情绪的方法并用事例说明)

导语:采取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会导致冲动性的攻击和暴力行为

学校教育需重点关注校园欺凌问题,校园欺凌严重危害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近年来,因校园欺凌行为导致初中生焦虑、抑郁、失眠甚至自杀等事件频发。

校园欺凌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日益恶劣,使得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现状描述等方面,对于校园欺凌的风险因素及易感特定群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往研究发现,生活发生的负性事件和负性情绪间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心理特质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对中小学欺凌研究发现:学生受欺凌行为与学生的焦虑感呈显著正相关。

然而特质焦虑这种人格特质与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特质焦虑是否是校园欺凌的风险因素,是否需要重点关注高特质焦虑学生群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研究指出,自尊水平低会导致孩子成为欺凌者。采取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会导致冲动性的攻击和暴力行为,可见自尊与情绪调节方式可能分别影响着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然而对于特质焦虑、自尊、情绪调节方式与校园欺凌的内在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这四个变量间的内在关系,为事前性预防与定向干预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初中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特质焦虑、自尊与情绪调节方式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机制,为事前预防与定向干预校园欺凌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结合我国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影响风险因素,提出可行性教育建议,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研究假设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小学生研究发现,学生焦虑感与欺凌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宜人性的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呈显著负相关,并且宜人性的人格特质是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对网络欺凌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研究发现大学生焦虑的个性因素会导致个体低自尊水平。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发现自尊和传统欺凌行为、网络欺凌行为均呈负相关。研究发现自尊在负性事件和个体心理适应变量间起中介作用。

对中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研究发现自尊负向预测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方式,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方式。

因此本研究假设3特质焦虑、自尊、情绪调节方式与校园欺凌间可能存在两两相关的关系,假设1特质焦虑水平可能会预测校园欺凌行为,并且假设4自尊水平可能在特质焦虑与校园欺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有研究表明,高特质焦虑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存在缺陷,研究发现采取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会导致冲动性的攻击和暴力行为。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方式在特质焦虑和观点选择间起中介作用;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方式在特质焦虑和个人痛苦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特质焦虑可能会对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倾向产生负面影响,而欺凌行为则可能是由负面影响导致的结果之一,因此本研究假设4情绪调节方式可能在特质焦虑与校园欺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对我国15个省市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呈现出性别差异;初中时期是欺凌行为发生频繁的阶段;学习成绩与学生被欺凌以及欺凌他人的行为呈现显著相关性。

单亲家庭的中学生比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而特质焦虑、自尊和情绪调节方式可能与校园欺凌行为两两之间相关,因此本研究假设2校园欺凌、特质焦虑、自尊、情绪调节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基于以往研究结果,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生特质焦虑是否对校园欺凌具有预测作用,自尊、情绪调节方式是否在特质焦虑与校园欺凌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提出以下假设:初中生特质焦虑水平能够预测校园欺凌行为;初中生校园欺凌、特质焦虑、自尊、情绪调节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初中生校园欺凌、特质焦虑、自尊、情绪调节方式四者变量两者间具有相关关系;初中生自尊水平和情绪调节方式在特质焦虑对校园欺凌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理论意义: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通过探究导致校园欺凌的风险因素与特质群体,进一步探究特质焦虑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内在关系,丰富校园欺凌领域的相关研究,为事前预防与事后定向干预特质焦虑人群的校园欺凌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探究特质焦虑、自尊、情绪调节方式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实践意义:本研究探究校园欺凌行为与特质焦虑、情绪调节方式、自尊的关系,可以从干预特质焦虑、有效调节负性情绪和提升自尊水平的角度。

展开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与相关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焦虑水平和管理负性情绪,使得教育者从专业化角度来看待校园欺凌问题,

预防校园特质焦虑的概念界定: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概念,特质焦虑是一种相对内隐、持久和稳定的内在人格特质。

状态焦虑为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的短暂情绪反应,具有紧张、忧虑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伴有神经系统的激活。

对特质焦虑的定义是个体倾向于评估刺激情境为焦虑性事件。高特质焦虑者在大多数压力情境下会产生习惯性高强度的紧张焦虑感。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特质焦虑是种人格特质,倾向于把刺激感知为不可控和危险性的,以更强烈的焦虑性状态对这种刺激情境做出反应。

特质焦虑的相关理论:状态—特质焦虑理论。该理论认为特质焦虑是种稳定的人格特质,高特质焦虑者倾向于将情境知觉为威险性,从而以与客观事件不相适应的焦虑水平来应对情境。

与低特质焦虑相比较,高特质焦虑群体在情境中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情绪,且所体验到的焦虑情绪强度也更大,更有损身心健康。

自尊是人格的重要组成,目前在学界还未形成自尊的统一定义。自尊等于成就与抱负的比值大小,其中成就为对个体能力的客观评价标准,抱负代表个体的内部动机,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强调自尊水平高低取决于被社会的接纳或认可,并认为价值感是影响自尊的重要部分。

国内对自尊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定论,自尊为学生关于事物分析方面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个体综合各个方面后对自我的积极情绪体验。

综上所述,本研究研究整体自尊,并认为自尊是人们对自我的评价和认识。认知理论模型的自尊理论:该理论强调自尊是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价,分为三种,重要性加权、逐项相加、自我理想理论。

其中,重要性加权理论来源于詹姆斯的自尊公式,认为对自己的品质评价和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件事的评估这两方面影响自尊水平。

逐项相加理论认为,自尊是整体性自尊,是个体对各项品质评价的相加总和。自我理想理论也称为差异价值取向理论,该理论认为自尊水平源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的差异。

情感理论模型的自尊理论:该理论强调自尊的组成部分和来源,认为在婴儿时期个体自尊开始发展,并在成长过程中自尊也得到了发展,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归属感和操控感。

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自尊水平与其依恋类型相关,依恋水平为安全型的儿童,自尊水平相对较高,在青少年群体中自尊与依恋类型也存在着这种关系。

社会学模型的自尊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自身因素会影响自尊,其中,贝克尔的恐惧管理理论具有重要影响力,贝克尔认为,是否对死亡本质思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害怕死亡导致焦虑和恐惧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起到了指导人们价值观的作用。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