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宿府的古诗(宿府唐杜甫古诗)

导语:和孩子一起学古诗(3):《宿府》

诗歌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古诗词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可以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古诗词意境优美,画面感很强,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古诗词内涵丰富,涵盖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视野;古诗词讲究炼字遣词造句,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可以为孩子的学习写作打好基础。同时,父母在孩子背诵古诗词时,适当地引导和交流,很有助于亲子关系哦!

一起来赏读“和孩子一起学古诗”的第三首诗:《宿府》

公元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

作品赏析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意蕴深远。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

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漂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而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漂泊辗转,诗风沉郁。

欢迎交流孩子成长的快乐和烦恼,共同提升家教水平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